找回密码
 注册入学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96|回复: 0

“迷药”传言好吓人,是真是假?该如何防范?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1-12-9 12:54: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期,广东省广州、深圳等地有网友发帖称,有人在公共场所以推销香水为名,给路人“下迷药”,引发网民关注。




“迷药”的相关传言近年来一直在坊间流传,“闻一下物品”“被拍一下肩膀”“被喷了一口烟”就被陌生人迷晕等神乎其神的迷药事件,网络上屡屡“发生”。


一闻就倒、一捂就晕的“迷药”真的存在吗?事实真相到底如何?


“迷药”也被称为“蒙汗药”,一般指的是麻醉药品和精神类药品,其起效需要特定的操作条件。以临床上普遍使用的吸入型麻醉药“七氟烷”为例,必须达到一定浓度,同时需要戴上密封性非常好的面罩,保证一定的吸入时间才能起到效果。


事实上,相关“迷药”传言早已被警方证伪。真实情况是怎样的呢?有的是恐惧心理作祟,有案例显示一女子因患贫血,一紧张就将贫血发作与迷药迷晕关联起来,导致了闹剧和传言;还有的是涉事者因输钱等不愿为人知的内情,以“迷药”为借口编造出被“迷魂”的虚假情节。


正是这些“乌龙”成为一些人造谣生事的“素材”。类似谣言有“和尚或美女用迷魂香皂入室盗窃”“敲门免费洗油烟机,实为迷药偷小孩”等多个版本。




此类谣言多以“迷药”作噱头,编造出入室盗窃、偷抢小孩、偷挖器官等耸人听闻的情节,并通过社交媒体传播开来,从而赚取流量来获取利益。近年来,此类谣言甚至还结合新冠肺炎疫情、人口普查等热点“改头换面”,又让不少不明真相的网民上当受骗。




专家提示,相比于骇人听闻的“一闻就倒”的迷药,公众真正应该警觉的是通过吃喝起效的口服类“迷药”。出门在外要提高警惕,不要随意接受陌生人提供的饮料或食物。


综上可见,生活中有防范意识十分必要,但也不必过于担心“迷药”的所谓神奇效果,切勿轻信并传播此类谣言,盲目恐慌,吓人吓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入学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滚动|柠檬大学 ( 京ICP备13050917号-2 )

GMT+8, 2025-9-6 17:19 , Processed in 0.036992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