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入学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83|回复: 0

提醒!又有不法分子冒充“互联网举报中心”工作人员行骗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1-12-9 12:48: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根据新华社微信公众号文章,近日浙江温州反诈中心主任柯海鸥接到了自称是“互联网举报中心”(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下同)的电话,还发来了“通缉令”,这是什么情况?


以下为报道原文。




3月30日下午,柯警官在办公室接到了自称是“互联网举报中心”的电话,说她名下有个号码注册了微信,在网上发布虚假不良广告,贩卖劣质口罩,柯警官一听就知道是诈骗,她将计就计,一步步配合骗子“演戏”。




对方说可能是有人盗用信息,要求柯警官去上海市公安局做个笔录备案,柯警官表示自己在温州去上海太麻烦,于是对方就提出了线上备案,让柯警官加其微信,加了微信后,对方先是发来了“警官证”,以证明自己的身份。




随后对方发来一个链接,让柯警官安装一个软件,说是“公安线上备案的通讯软件”,其真实目的是可以看到柯警官的手机屏幕,便于指挥操作,接着对方还手把手教学了如何将手机通话设置成屏蔽所有人来电及短信,就是为了能安心实施诈骗。


骗子说,他查到柯警官名下的一张银行卡涉嫌国际金融诈骗,涉案金额高达368万元,还发来了资金账户的“罪证”。




“要证明自己的清白,就要把你名下所有的资金,转到一个安全账户……”,清楚诈骗套路的柯警官此时已不想理会骗子,但是对方不依不饶,还发来了“通缉令”……目前,警方已对该起事件开展进一步调查。


在此提醒:公检法机关不会通过电话办案,更不会要求你转账,警官证是警察身份的证明,一般只在现场执法中当面向当事人出示,绝不可能通过微信等方式发送,银行卡密码、验证码不要随意告知他人。


此前,我们曾多次就不法分子冒充互联网举报中心工作人员行骗发布公告,请广大网民提高警惕,谨防诈骗。冒充国家公务人员进行电话“通知”是典型的电信诈骗行为之一。互联网举报中心工作人员从来不会使用个人手机与网民联系,不会以任何理由对手机进行停机操作,更不会要求转账汇款或交保证金、手续费。如接到类似电话,应保持警惕,不要轻信接受所谓的“协助调查”,不要泄露个人信息,不要点击其发来的链接,更不要向其转账汇款。如有疑问,您可直接拨打“12377”热线核实,无需在号码前加拨任何数字。如遭遇网络诈骗,请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报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入学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滚动|柠檬大学 ( 京ICP备13050917号-2 )

GMT+8, 2025-9-9 01:37 , Processed in 0.037819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