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入学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65|回复: 0

提高科学素养是防范骗局的根本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1-12-9 12:40: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日,与前不久引起热议的“熟鸡蛋返生”论文有关的“北京相对论研究联谊会”被北京市民政局取缔。据称,该团体未经登记,擅自以社会团体名义进行活动。北京市民政局提出:希望公众提高防范意识和辨别力,谨防上当受骗;加强网络监测与排查,坚持露头就打,坚决铲除伪科学非法社会组织滋生土壤。


一出荒诞剧落下帷幕,总算告一段落。然而,铲除伪科学的滋生土壤,是一个社会学话题,个人认为,仅凭政府努力是不够的。查处的速度可赶不上伪科学骗局落地开花的速度,滋养伪科学的土壤也远比单个案件呈现的土壤要深厚。


比如说朋友圈经常转发的各种健康谣言。许多人相信朋友圈里的养生绝招、祖传秘方、大师神迹,面对科研进展和医疗指南则一脸茫然,这心态不是一下子能扭转的。盈利的骗局查出来能罚,非盈利的骗局可没法罚。


网络时代,眼花缭乱的信息越来越多,编造新噱头也越发容易。而对新事物、新概念,能冷静甄别的,毕竟是少数。传播伪科学的人,很有一套,公众关心什么,爱听什么,他们就说什么,擅长因势利导。


而且,科技的范围太宽,就算知识分子也有知识盲区。或许你不相信熟鸡蛋返生,不相信水变油,不相信酸碱体质,但你是否能在一切涉及科技的话题上都保持客观谨慎,避免上当?很难。如果没有批判性思维,没有求真务实的品格,难免掉进某个坑里。


伪科学的传播是一个系统性问题。贫瘠的头脑,不求甚解的媒体,过时的科学话语,不给力的科普,都为伪科学流行推波助澜。因此,铲除伪科学土壤也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场全民战和持久战。


按照计划,2025年中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会提高到15%以上,未来还将稳定提高。科学与伪科学斗争的长远局面是乐观的。这一过程需要我们每个人的重视和参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入学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滚动|柠檬大学 ( 京ICP备13050917号-2 )

GMT+8, 2025-9-10 13:11 , Processed in 0.056029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