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入学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81|回复: 0

谨防“谣言惑众”造成次生灾害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1-12-9 12:38: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据河南新乡卫辉市防汛抗旱指挥部消息,近日,卫辉市坊间有“全域炸大堤,牺牲卫辉保新乡”的传言,该消息不实,纯属谣言。


近期,河南等地遭遇暴雨灾害,网上出现了不少传言,有关于救灾情况的,也有关于伤亡人数的。


“谣言惑众”,一是总有人喜欢断章取义,借题发挥,故易滋生事端;二是一些公众关切灾情,急于传播而未予核实。如果有关方面对关键信息发布不及时,而群众又迫切希望获得相关消息,那么这种信息需求的“倒挂”便容易给谣言滋生和传播创造机会和空间。


时下,不少人面对来源不确定的信息时会选择“让真相再飞一会”,但仍有一些公众对谣言的分辨能力有限。


灾情当前,无论多么荒谬的信息都难免会受到关注,这提示有关部门,必须让涉灾信息发布渠道更健全、信息内容更饱满,不给谣言任何生存、传播的空间。比如,对于诸如“全域炸大堤”“牺牲一地保一地”等谣言,在辟谣时除了否认相关信息,还可以明确告知公众下一步抢险救灾的大致思路和行动方案——准确、权威、细致的信息发布才能让公众吃下定心丸。同时,社交媒体等网络平台应落实主体责任,在涉灾信息的传播中加强核查,对于存疑的、虚假的消息,要及时中断其传播扩散。


应该正视的是,积极应对网络舆情、及时回应公众关切,也是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一环。此前一些自然灾害、公共事件发生后,因谣言带来次生灾害的情况一再提示我们,谣言的杀伤力不容小觑,甚至可能需要付出更大的代价。某些盲目、从众的群体行为,还可能给社会稳定、城市运转等带来冲击。


目前,各地防灾救灾工作还在进行中。一方面,借机造谣的人必须付出代价;另一方面,有关地方和部门要重视与灾情有关的信息发布和舆情回应,防止谣言带来次生灾害。这也是进一步做好防灾减灾工作的必然要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入学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滚动|柠檬大学 ( 京ICP备13050917号-2 )

GMT+8, 2025-9-10 15:28 , Processed in 0.03534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