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入学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82|回复: 0

王金南代表: 科学确定污染源是治污必答题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1-12-9 12:20: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相比2013年,首批实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74个城市,2019年重污染天数下降81%。


“2013年发布‘大气十条’,是‘向污染宣战’的第一步,科技支撑力度非常之大。国家科技专项、总理基金专门支持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的研究,给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攻坚战增强了信心。”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院长王金南说。


2018年,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王金南提出建议——将汾渭平原地区纳入国家大气污染治理重点区域。


作为总理基金项目总体专家组专家,2018年王金南带队牵头承担了晋中市“一市一策”驻点研究工作,编制完成了污染源排放清单,摸清了晋中市“污染家底”;通过2018—2019年秋冬季颗粒物来源解析,摸清了秋冬季PM2.5成因,制定了以“控煤、降尘、工业提标改造、柴油车治理”为主的冬防路线图;采用走航观测、激光雷达等手段锁定污染源头,充分应用技防手段;按照“一行一策”“一县一策”制定精细化综合管控对策。


谈及科技在治污中的支撑作用,王金南说道:“中央提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科学治污非常重要,是精准治污的前提和依据。就蓝天保卫战而言,首先必须把污染的成分搞清楚,然后寻找污染源、制定治理措施,这些都需要运用科学手段。目前,‘十四五’清洁空气改善专项规划正在编制中,臭氧及其两项前体物VOCs、氮氧化物将纳入下一步治理的重点。”


王金南表示,要深刻认识到我国大气治理任务还很艰巨,我们的目标是国家空气质量标准PM2.5年均浓度35微克/立方米,虽然2019年337个地级以上城市年均PM2.5浓度已达到36微克/立方米。“不过,越到后面,任务目标越艰巨,需要科技支撑的力度也就越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入学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滚动|柠檬大学 ( 京ICP备13050917号-2 )

GMT+8, 2025-9-11 21:58 , Processed in 0.03868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