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入学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77|回复: 0

应对洪涝地震灾害 多颗卫星担当重任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1-12-9 12:16: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记者7月15日从西安卫星测控中心获悉,为应对江西鄱阳湖区域与河北唐山地区近日相继发生的洪涝与地震灾害,该中心迅速启动快速响应机制,调动高分十号、风云4A等卫星对灾区进行紧急成像观测,为救灾抗震提供遥感、气象数据支持。


7月7日和11日,该中心接到中国卫星资源应用中心两次应急任务申请,随即应急调配高分十号卫星,应急注入载荷数据,对江西鄱阳湖及其周边地区进行遥感成像,使卫星用户方第一时间接收到了受灾区域的遥感影像。


7月12日6时38分,河北唐山市古冶区发生5.1级地震。11时50分,收到卫星用户方申请后,该中心再次调配高分十号卫星,应急注入载荷数据,对河北唐山地震情况进行应急成像观测,协助相关部门对受灾情况进行评估分析。


据悉,灾害发生以来,该中心连续向各型号卫星准确注入应用指令数十条,确保卫星按需求提供持续、快捷、精确的遥感影像、云图等信息和数据服务,全力保障救援行动的有效进行。同时该中心还调集测控专家组,成立卫星技术支持应急分队,按卫星用户要求及时调整卫星测控计划,增加跟踪圈次,为灾区救援和后续灾情判断提供信息支撑。


一段时间以来,国内多地发生自然灾害,卫星凭借独特的位置优势和多种观测手段,在防灾减灾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除上述事例,不久前完成全球组网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近日也在防汛减灾中立下新功。


记者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网站获悉,湖南省常德市石门县南北镇雷家山于7月6日发生大型山体滑坡,造成省道S522线部分路段损毁、一个小型电站毁坏、5栋房屋垮塌。经初步勘测,此次山体滑坡滑动面总长度约600米,滑坡土方约3000万立方米,是该县近70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山体滑坡。所幸山体滑坡发生前所有人员被转移,没有人员伤亡。


此次人员安全转移,得益于“北斗卫星高精度地灾监测预警系统”。石门县在雷家山地质灾害隐患点安装了该系统,通过11个点位监测雷家山地质灾害。6月24日,石门县接到系统发出的地质灾害橙色预警,马上转移安置危险区6户20名村民,并安排人员24小时巡查值守。7月6日下午山体滑坡发生前,当地又及时转移疑似危险区8户13位村民。


地质灾害具有极强的隐蔽性、突发性和破坏性,因此“预警”成为重中之重。仅今年,基于北斗的地灾监测系统就已在湖南省宁乡市、望城区等地多次成功预警灾害险情。据了解,精确定位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看家本领”。基于此,北斗系统可对山体、水库、河流的形变、位移等进行24小时实时监测,通过变形值智能评估其安全状况,并对可能发生的滑坡、沉降、裂缝、水库遇险、河流水位暴涨等险情进行预警。


目前北斗系统已在全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中担当重任。近年来,江苏、贵州、广西、四川等地均建立了基于北斗的灾害监测系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入学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滚动|柠檬大学 ( 京ICP备13050917号-2 )

GMT+8, 2025-9-11 21:57 , Processed in 0.033094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