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入学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15|回复: 0

原创成果丰硕!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项目均为“十年磨一剑”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1-12-9 11:47: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1月3日,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在京揭晓。


“持续激励基础研究,成为2020年度国家科技奖获奖项目的一大亮点。”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以下简称奖励办)有关负责人说,国家自然科学奖评选出一批原创性成果,有些聚焦基础研究,如数学在现代数论的前沿研究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具有界面效应的复合材料细观力学研究”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也有些瞄准应用基础研究或民生领域的重要科学问题,如“麻风危害发生的免疫遗传学机制”研究成果加速了我国消除麻风危害的进程。


值得注意的是,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项全部由化学领域研究成果收入囊中。平均年龄47.3岁的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包信和团队,原创性地提出“纳米限域催化”新概念并成功实践,为催化过程和催化剂设计走向“精准”建立了理论基础,引领和推动了催化学科的发展。更为年轻的复旦大学赵东元团队(平均年龄44.3岁),研究成果“有序介孔高分子和碳材料的创制和应用”在国际上率先提出有机—有机自组装软模板合成介孔材料思想,首次将功能介孔材料从无机骨架扩展到有机高分子材料,引领了国际介孔材料领域的发展。


除了基础研究多点开花,强调成果应用积淀也是本年度获奖项目的特点之一。“国家科学技术奖坚持要求提名成果应用需满三年以上。一项研究成果的取得,背后往往是科研工作者‘十年如一日’的专注和勤奋。”奖励办负责人表示。


来自奖励办的数据显示,2020年度获奖项目平均研究时间是11.9年,其中,研究时间10至15年的项目数量最多,占比38.9%。比如,自然科学奖项目“寒武纪特异保存化石与节肢动物早期演化”是项目组立足祖国边疆,经过15年不懈努力、潜心研究取得的成果;钟南山呼吸疾病防控创新团队从1979年建立以来,深入研究“呼吸疾病发生发展的流行病学特征、分子机制以及早期干预”这一科学问题,对我国呼吸疾病的防控和诊疗作出了重要贡献,并推动了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的建设与发展。


2020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开放合作的步伐更加坚实稳健。三大奖全部向外籍专家开放,最终由外籍专家主持或参与完成的获奖项目有5个,其中参与研究时间超过10年的有2人。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共受理来自22个国家的54位候选人和1个国际组织的申报,再创历史新高。最终,来自7个国家的8位外籍专家和1个国际组织(国际热带农业中心)获奖。


“中外科学家们携手在基础研究、全球性问题等多个领域开展科技交流合作,共同增加了人类社会的公共知识和集体智慧,为助力世界经济社会发展,增进人类共同福祉作出积极贡献,生动践行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上述负责人说。(记者刘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入学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滚动|柠檬大学 ( 京ICP备13050917号-2 )

GMT+8, 2025-9-13 12:57 , Processed in 0.071311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