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入学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25|回复: 0

中国香港科学家获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1-12-9 11:43: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11月3日在北京举行,由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终身讲座教授、消化疾病研究所所长于君及其团队进行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及相关肝癌自然史、发病机制、诊断和防治研究”项目,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据悉,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由于肥胖使肝脏内积累过多脂肪,为目前最常见的慢性肝病,影响全球15%至40%的人口。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包含不同的肝脏疾病,从最早期的单纯性脂肪肝发展至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并有机会演变为肝纤维化甚至癌症。


由于生活方式的改变,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发病率在中国急速上升。于君及其团队自18年前起从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研究,对该疾病发生、发展进程的分子机制、治疗靶点、无创诊断、疾病阶段评估、疾病自然进展过程进行了系统研究,取得多项重大突破。


研究团队首次全面阐述从单纯性脂肪肝发展至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肝纤维化的关键分子机制及疗效靶点,其研究成果为临床上研究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提供了新的方法。


研究团队还首次揭示了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发展至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相关肝癌的重要分子机制及治疗靶点。相关研究成果作为封面文章发表在《科学转化医学》(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等国际著名期刊上,被同期编者按评价“为NAFLD诱发的肝癌的治疗提供了方向”。


此外,研究团队首次确认了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肝纤维化的监测标志物与无创诊断方法,建立了诊断评分模型与评价体系,创建了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肝纤维化无创诊断的新平台。该项研究结果被纳入多个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防治国际指南,并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研究团队还针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人群的自然史及疾病自然进展过程,展开了长期追踪随访研究,通过有组织学证据的人群前瞻性研究,首次明述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自然史、疾病进展过程以及相关肝癌风险。相关研究发现,冠心病、糖尿病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密切相关。


该项研究成果被纳入14部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预防及治疗指南。民众因此能够系统了解该疾病的发生、发展进程以及患病高危因素,认识该病相关癌症发生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和有效治疗靶点,知晓早期筛查、诊断、疾病进展评估及防治的新进展。研究成果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基础研究与临床转化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记者李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入学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滚动|柠檬大学 ( 京ICP备13050917号-2 )

GMT+8, 2025-9-13 20:34 , Processed in 0.03738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