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公孙丑上3.3
孟子曰:“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诗》云:‘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此之谓也。”注释:
以上两句意为,用武力假借仁义的可以称霸,所以称霸必须是大国。 以上两句意为,用道德推行仁政的可以称王,称王不一定要是大国。待:等待。引申为依靠。 以上三句意为,用武力使人臣服,人们不是真心服从,只是力量不够。赡(shàn):足。 以上三句意为,用道德使人归服,是心悦诚服,就像七十子服从孔子。七十子:《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受业身通者七十有七人。七十是取其整数。 《诗》云:以下三句出自《诗·大雅·文王有声》。 以上三句意为,从西从东,从南从北,无不服从。思:助词。无义。
原边注:
霸道以力服人,王道以德服人。
点评:
本章论王霸之辨。强调霸道“以力服人”,不能使人真心服从;而王道“以德服人”,可使天下人心悦诚服。称霸必须是大国,而小国行仁政也可称王天下。
作者:梁涛(解读)
出处:《孟子》,袁行霈主编“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丛书(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7年版)
授权方: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