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入学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96|回复: 0

1.6亿年前化石揭开哺乳动物中耳演化秘密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1-12-8 16:56: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国古生物学家通过研究1.6亿年前的化石,揭开了哺乳动物听觉器官的演化之谜,证实了与恐龙同时代的贼兽已具备哺乳动物中耳结构。该成果于北京时间1月28日在线发表在了国际期刊《自然》上。


论文通讯作者、云南大学古生物研究院教授毕顺东介绍,包括人类在内的现生哺乳动物的中耳包含三块听小骨——镫骨、砧骨和锤骨。它们是哺乳动物骨骼系统中最小的骨头,是听觉链上的重要结构,也是哺乳动物听到声音的关键。


爬行动物的中耳虽只有一块镫骨,但它们头骨中的方骨和下颌中的关节骨形成的颌关节,具有咀嚼和听觉的双重功能。在爬行动物演化为哺乳动物的过程中,方骨和关节骨逐渐演变成了砧骨和锤骨,与镫骨一起,形成了哺乳动物“三骨鼎立”的听觉结构。但爬行动物的方骨和关节骨如何演化成听小骨,一直是生物演化研究难题。


我国古生物学家通过研究河北省出土的距今约1.6亿年的一件双钵翔齿兽化石,揭开了这一奥秘。


“双钵翔齿兽是一种贼兽类动物,与恐龙生活在同一时代,很像今天的松鼠,它不仅有大尾巴,还有可以滑翔的双翼。”论文第一作者、内蒙古自然博物馆馆长王军有说,这一标本的两侧非常罕见地保存了完整的听小骨和关节结构,其中,砧骨仅长约1毫米。


古生物学家在对这些细微结构研究后发现,双钵翔齿兽的听小骨已明显与下颌分离,属于典型的哺乳动物中耳。其中,砧骨、锤骨这两块听小骨,与现生鸭嘴兽类一样,是上下叠覆的关系。


“正是这种上下叠覆型的连接方式,允许砧骨、锤骨间能发生微小运动,从而为哺乳动物下颌的运动提供了空间。”毕顺东解释说,之后的漫长岁月里,这两块听小骨与下颌完全分离,并不断缩小,进入到中耳,专职听力,真正演化为哺乳动物的听小骨。


“听小骨终于从具有咀嚼和听觉双重功能,过渡到单一听觉功能。而强大的听力,也为哺乳动物躲避天敌提供了预警保护。可以说,哺乳动物中耳的演化,完全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毕顺东说。


《自然》杂志评论该成果:“这是哺乳动物演化的经典童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入学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滚动|柠檬大学 ( 京ICP备13050917号-2 )

GMT+8, 2025-9-10 17:45 , Processed in 0.043172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