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入学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40|回复: 0

科学家发现迄今最小“流浪行星”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1-12-8 16:53: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据美国太空网近日报道,美国和波兰天文学家在最新一期《天体物理学杂志快报》在线版上撰文指出,他们借助微引力透镜,可能发现了迄今已知最小的“流浪行星”,其“体重”约为地球的10%,不受任何恒星约束,在银河系内自由游荡。如获证实,这一发现将有助科学家更好地认识“流浪行星”。


天文学家认为,大多数“流浪行星”的诞生方式与普通行星无异——由围绕一颗新形成恒星旋转的气体和尘埃凝聚而成。但这些行星最终在其他物体(尤其是气态巨行星)的引力作用下脱离了母体系统,成为了一颗“流浪行星”。理论表明,以这种方式逃逸的“流浪行星”大多是岩石行星,质量约为地球的30%~100%,即所谓的“流浪行星”。科学家认为,“流浪行星”在银河系普遍存在,但很难发现。


迄今为止,天文学家已确认4000多颗系外行星,其中大多数借助“凌星法”或“径向速度法”发现。但这两种技术都需要母恒星“在场”,因此不能用于发现“流浪行星”,而“微引力透镜”技术可以做到这一点。


研究人员解释,前景物体(行星)在远处背景恒星面前通过时,可以弯曲和放大恒星的光线,从而揭示行星的质量和其他特征。


在本研究中,加州理工学院和华沙大学科研人员携手开展了名为“光学引力透镜实验”(OGLE)的搜索实验,借助位于智利拉斯坎帕纳斯天文台的1.3米望远镜,对银河系中心附近的数百万颗恒星进行了观测。他们分析了OGLE收集的数据,发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事件,时长42分钟,也是有史以来检测到时长最短的微引力透镜事件,他们将之命名为OGLE-2016-BLG-1928。然后,该团队利用韩国微透镜望远镜网络收集的数据对这一事件进行了确认及表征。


计算表明,OGLE-2016-BLG-1928“流浪行星”的质量约为地球的10%,很可能代表一批特殊的“流浪行星”。


计划于21世纪20年代发射的南希·格雷斯·罗曼太空望远镜将开展大型微透镜测量,可对这颗“流浪行星”开展进一步观测,有可能会发现约250颗“流浪行星”,其中包括60个地球质量或更轻的行星。(科技日报记者刘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入学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滚动|柠檬大学 ( 京ICP备13050917号-2 )

GMT+8, 2025-9-10 17:24 , Processed in 0.03664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