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入学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52|回复: 0

我国科学家建立新冠病毒小鼠感染模型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1-12-8 16:50: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据中国农科院最新消息,该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研究员步志高团队研究建立了能同时在小鼠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稳定、有效复制的新冠病毒(COVID-19)感染模型。研究发现,自然情况下,小鼠对新冠病毒不易感,因而研发出对新冠病毒具有易感性的小鼠感染模型具有无可替代的价值,为深入探索新冠病毒的感染与免疫机制提供了重要手段。相关研究成果新近在线发表于《蛋白质与细胞(Protein Cell)》。


团队利用临床样品中分离的新冠病毒株[COVID-19/HRB26/human/2020/CHN(HRB26)],通过鼻腔途径感染4~6周龄BALB/c小鼠,快速传代14代,获得一株小鼠适应的新冠病毒(HRB26M),感染后第3天和第5天鼻甲和肺脏均检测到高水平的病毒复制,并且在8~9月老龄BALB/c小鼠引起典型的肺炎病变。比较HRB26和HRB26M基因组,发现小鼠适应导致3处氨基酸位点突变和一处缺失,分别为nsp8蛋白A81T,S蛋白Q498H和N969S,以及S蛋白中临近裂解位点的675~679位(QTQTN)缺失。


团队利用适应株HRB26M建立的小鼠感染模型,评价了瑞德西韦不同给药途径抑制新冠病毒的体内效应,证实肌注和滴鼻联合给药可完全阻止病毒在鼻甲和肺脏的复制,提示临床上使用瑞德西韦治疗新冠患者时,应考虑联合使用肌注和滴鼻两种给药方式。


步志高研究员介绍,该研究建立了能同时在非转基因小鼠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稳定、有效复制的新冠病毒感染模型。该BALB/c近交系小鼠是背景最为清晰、应用最为广泛、研究最为深入的实验动物,其感染模型的建立,为新冠病毒候选疫苗和抗病毒药物的大规模遴选与评价开辟了巨大的研究资源。C57BL/6J小鼠是目前最常用的基因敲除背景小鼠品系,其感染模型的建立,为深入探索新冠病毒的感染与免疫机制提供了重要手段。(记者瞿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入学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滚动|柠檬大学 ( 京ICP备13050917号-2 )

GMT+8, 2025-9-9 14:53 , Processed in 0.054110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