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入学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14|回复: 0

研究揭示新型冠状病毒致死危险因素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1-12-8 16:45: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截至3月9日,德国已出现2例死亡病例,意大利死亡人数达463人。有观点称意大利死亡率增高与其老龄化程度有关,该国目前因新冠肺炎死亡的患者平均年龄81岁,且多数人有健康问题。
3月10日,中日友好医院副院长曹彬等人在《柳叶刀》刊发191人的回顾性队列研究,指出高龄患者确实更可能面临死亡风险。
研究指出,死亡病患与幸存者间存在一系列指标差异。死亡病患年龄中位数为69岁,幸存者为52岁。死亡病患入院时器官衰竭(SOFA)评分普遍更高,评分中位数为4.5,幸存者评分中位数仅为1。
“如果医生发现病人有这些临床特点,预示着这个病人的临床预后是不好的。”曹彬这样答复《柳叶刀》。
整个临床过程中,死亡病患的D—二聚体、铁蛋白、乳酸脱氢酶和白细胞介素—6(IL-6)等指标随疾病恶化有明显升高。幸存者淋巴细胞计数逐渐增多,而死亡病患的淋巴细胞则持续减少,直至死亡。与幸存者相比,死亡病患更易出现脓毒症、呼吸衰竭等并发症。半数死亡患者有继发性感染。
研究还首次关注了新型冠状病毒的排毒期,即病毒感染宿主细胞并继续繁殖的时间,在流感中,排毒期越长越可能导致死亡。曹彬等人统计的幸存者中,排毒期最短8天,最长27天,中位数为20天,重症患者排毒期是19天,危重患者为24天。
作者表示,病毒复制和排毒时间与病人预后直接相关,及时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对改变病人预后很关键。曹彬建议,应尽早开展抗病毒治疗、使用更有效的抗病毒药物,或采用两种及以上的有效药物联合治疗。“但这些都需要进一步研究探索。”曹彬在答复《柳叶刀》时说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入学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滚动|柠檬大学 ( 京ICP备13050917号-2 )

GMT+8, 2025-9-7 21:13 , Processed in 0.03965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