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入学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78|回复: 0

采数学之美为吾美——深切悼念周毓麟先生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1-12-8 16:27: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3月2日,周毓麟院士离开了我们。他的辞世是中国科技界的重大损失!周毓麟先生是成就卓著的数学家和计算数学家,也是对我国核武器事业作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是我尊敬的师长。几十年来,我们一直称呼他“老周”。


周先生在求学时代就显示出很高的数学才华,大学毕业后有幸师从陈省身教授,在同伦论与流形拓扑不变量研究方面取得成就。1954年,周先生被选派去苏联学习。这时他毅然放弃了已有成就的拓扑学研究,选择了被认为更有应用价值的偏微分方程研究作为主攻方向。几年间,他对非线性抛物型方程和椭圆型方程的问题做了很多有意义的研究,特别是他与苏联数学家合作的关于渗流方程的工作是具有开创性的研究成果。1960年,周先生奉调参加我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他毫不犹豫服从祖国需要,在随后几十年的岁月里,默默无闻地为我国的国防事业辛勤奉献。改革开放以后,周先生以大规模科学计算为背景,创立了离散泛函分析方法,系统建立了应用离散泛函分析方法研究非线性发展方程差分方法的理论,得到了系统而深刻的研究结果,使差分方法的理论研究形成一个新的体系,在偏微分方程数值解领域独树一帜。


我国的核武器事业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其特点之一是,我国以比美、苏少得多的核试验次数,使核武器的设计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能做到这一点,原因有很多,其中重要的因素之一是,理论和数值模拟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批杰出的物理学家和数学家为此作出了贡献。周毓麟先生参加我国核武器的理论研究工作后,担任九院(现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理论部的副主任。大规模科学计算是核武器理论研究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周先生主持了我国核武器的数值模拟及流体力学方面的研究工作,为我国核武器研制作出了重大贡献。他带领大家研究设计所需的计算程序,边学边干,要求大家“认认真真地学,学必学懂;扎扎实实地干,干必干好”。他写的讲义涉及拟线性双曲方程及数值方法的分析、辐射流体力学差分格式的设计与论证、爆轰计算方法以及输运问题计算方法等。在完成任务的同时,他还培养出一批青年骨干。在大规模科学计算的基础上,他对电子计算机的研制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并作出理论上的分析,对我国电子计算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他担任了中国计算数学学会理事长,为学会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贡献。


“采数学之美为吾美”,周先生的研究兼具科学性和应用性。他的研究工作充分体现了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紧密结合,以及多个学科交叉融合的特点。


1965年初我开始参加九院理论部的工作,有幸在一批学术功底坚实的科学家领导下工作。周毓麟先生是负责数学方面的理论部副主任,我们有机会学习他写的讲义,听他作的报告。他给人的印象是学术功底深厚、概念清晰、作风严谨。这里只举一个小例子:我们在进行中子学计算精确化研究时,需要弄清中子输运方程各种差分解的精度,为此,我对中子输运方程在特定情况下的精确解作了调研,写了一份调研报告,送周先生审阅。他阅后找我去,不仅对内容提出了建议,而且对文章的书写规范提了意见,例如什么地方该另起一段、段的开头要退两格等,给我留下难忘的印象,使我对“严谨”两字,有了新的感受。


我后来也见到周先生文章的手稿,行文整洁,删改的地方均用笔圈起来,里面再画上斜杠,清清楚楚,一目了然。这正是于细微处见精神,使我受益匪浅。对他有深入了解的同事们说,严谨扎实的学风来自诚恳的人生态度,这是一点不错的。


耄耋之年的他仍精力旺盛,尽管青光眼导致视力下降,他还舍不得停笔;在长期的研究和教学生涯中,他培养和辅导了一大批卓有成就的数学人才。他严于律己、是非分明、热情待人、坦率真诚,与大家“亦师亦友”。


周先生为学术、为国家不倦奋斗了一生。他把对科学发展的追求和对祖国的热爱完美地结合起来,成就了一位成就卓著的科学家,一个品德高尚的大写的人。周先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周毓麟先生走完了他近百年(1923年至2021年)的人生道路,离开了我们,但他对科学事业的杰出贡献价值永存,他的优秀品德永远是后人的精神财富。(作者系中国工程院院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入学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滚动|柠檬大学 ( 京ICP备13050917号-2 )

GMT+8, 2025-9-6 18:41 , Processed in 0.035195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