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英文版
第十二章 颜渊篇(15)
子曰:“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
The Master said, "By extensively studying all learning, and keeping himself under the restraint of the rules of propriety, one may thus likewise not err from what is right."
【原文】
子曰:“君子博学於文①,约之以礼,亦可以弗②畔③矣夫。”
【注释】
① 文:古“文”字是指纹理、花纹之意。后来发展为包括美好的言语、思想、行为、待人、处世等表之于外的都称为“文”。文明一词就是“文”的延续。《论语•雍也》:“君子博学於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② 弗:《易•同人•九四》:“乘其墉,弗攻克,吉。”《书•尧典》:“九载绩用弗成。”孔传:“功用不成。”《诗•唐风•山有枢》:“子有衣裳,弗曳弗娄。”《论语•八佾》:“女弗能救与?”《广雅•释诂四》:“弗,不也。”这里作副词解,表示否定,作“不”之意。
③ 畔:《书•胤征》:“沈乱于酒,畔官离次。”《论语•阳货》:“公山弗扰以费畔,召,子欲往。”《孟子•公孙丑下》:“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庄子•徐无鬼》:“其为人也,上忘而下畔。”这里用为背叛之意。
【今译】
孔子说:“人渊博广泛地学习文化、文明,并约束于社会行为规范,也就可以不离经叛道了。”
【评点】
正确地辨别事物、人物,靠什么来辨别呢?当然要依靠知识,只有具有了丰富的知识,也就是博学于文,才能辨别出事物的真假,才能辨别出人物的是非。并且要人人都懂得仁,懂得与人相互亲爱的道理,并且加以“礼”的约束,也就是社会行为规范的约束,增强每个人的文明的修养,这个社会才能得到真正的安定团结,人民才能真正的安居乐业。孔子这句话,在《雍也》第二十七节就讲过,此时《论语》的编纂者们把它又编在这里,是为了说明“仁”,也是为了行文流畅,上下相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