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英文版
第十三章 子路篇(22)
子曰:“南人有言曰:‘人而無恆,不可以作巫醫。’善夫!”“不恆其德,或承之羞。”子曰:“不占而已矣。”
The Master said, "The people of the south have a saying - 'A man without constancy cannot be either a wizard or a doctor.' Good! Inconstant in his virtue, he will be visited with disgrace."
The Master said, "This arises simply from not attending to the prognostication."
【原文】
子曰:“南人有言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①。’善夫!”“不恒其德,或承之羞②。”子曰:“不占而已矣③。”
【今译】
孔子说:“南方人有句话说:‘人如果没有恒心,不可以当巫医。’这话真好啊!《易经》上也说:‘如果不能永恒地保持自己的德行,免不了承受羞辱。’”孔子又说:“这是不必占卜的。”
【注释】
①巫医:古代的巫(占卜的巫师)和医往往合于一身。
②不恒其德、或承之羞:语见《易•恒》的爻辞。意思是不能长久保持仁德,总要招致羞辱。
③占:占卜,算卜。孔子这句话的言下之意是:没有恒心的人,用不着再去占卜了。因为他们只能有凶,不会有吉,占卦也没有作用。
【评点】
本章孔子是提醒人们在品德修养和事业追求中,必须持之以恒。在孔子时代,人们已经知道,神灵并没有主宰一切,有许多事情是由人来定的。于是,那些凭自己的智慧授意人的人,地位就提高了。这些人中,有政治家和思想家,有军事家和发明家。这时,巫医的地位随之退居在这些政治家、思想家之下。一个人没有长期一贯的品德,连巫医都做不了,更不必说别的。像“如果不能永恒地保持自己的德行,免不了要承受耻辱的事”,在孔子看来,是不用占卜就可以知道的。我们想一想,一个今天是这样、明天会那样的反复无常的人,谁能喜欢呢?谁敢使用呢?这种人在社会上不会起什么作用,也不会被社会所重视,更不要指望他们“成大事”了。
在今天,人们已经懂得,神灵是不存在的。在这样的时代,要能有容身之地,要能受到人们欢迎,惟一的办法就是提高自己的品德和技能。要坚持,要有恒心。否则,他有多好的志向,都实现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