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英文版
第十三章 子路篇(21)
子曰:“不得中行而與之,必也狂狷乎!狂者進取,狷者有所不為也。”
The Master said, "Since I cannot get men pursuing the due medium, to whom I might communicate my instructions, I must find the ardent and the cautiously-decided. The ardent will advance and lay hold of truth; the cautiously-decided will keep themselves from what is wrong."
【原文】
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①,必也狂狷乎②!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③。”
【今译】
孔子说:“我找不到言行合乎中庸之道的人与他交往,那一定要同狂者和狷者交往了。狂者有进取心,狷者绝不肯做坏事。”
【注释】
①中行:合乎中庸之道的言行。与:相与,交往。
②狂:激进。狷(juàn):耿直,不求有所作为却绝不肯同流合污。
③不为:指不干坏事。
【评点】
孔子认为言行都合乎中庸之道的人,是品德最高尚的人。可是他感叹时人的行为都不符合中庸。交朋友时,找不到行为合乎中庸之道的人,也应该找狂与狷的人,因为狂者勇于进取,而办事不细,狷者为人耿直却不求有所作为。这样在交朋友中,没有“中行”之人,只好求其次。当然,求其次只是取他的长处而并非喜欢他的短处。在一个人的身上仍存在着取其优的问题。在不可求得最“中”的条件下,去求其相对的“中”,这本身仍是合乎中庸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