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入学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90|回复: 0

欧盟银行压力测试期限将至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3-4-25 10:05: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天终于上完WEGE这门课了, 真的感到由衷的高兴! 但是, 高兴也只是持续片刻, 一想到明天的小组会, 还有后面陆续而来的作业和上课, 我就头痛得厉害! 这些课都是从早上到晚, 不把你折磨死也把你折磨疯! 而且上课的内容很无聊, 我根本不知道老师在讲什么东西, 乱七八糟的. 我就像是一尊菩萨坐在教室里, 对着电脑做自己的事情. 突然想起陶渊明的两句诗: 结庐在人境, 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但是这句诗用来形容我不受老师同学影响的心境, 好像有点怪怪的, 毕竟我是去上课, 而不是去自习啊!
其实说什么听不懂也全是借口, 本质是自己对那些内容不感兴趣, 不想听. 我有时想, 为什么我上课会听不懂老师同学在讲什么呢? 关键在于我并没有预习上课的内容. 如果我把老师N久前吩咐要读的书和文章全读完了, 我哪怕不能完全听懂老师的话, 也能懂个七八成. 而我却根本不想读那些东西, 选这些课也完全是为了凑够学分顺利毕业. 于是, 上课的时候我就在干别的事情. 这两天居然对着电脑看电子版的英文名著, 而且一天看一本. 昨天看完了>(Wuthering Heights), 今天更快, 一个早上就看完了>(A Tale of Two Cities). 昨天看完>后心绪非常复杂, 回到宿舍后看了某个英语专业高才生写的毕业论文, 题材就是关于>的, 真的非常有同感, 恨不得立即飞到那个高才生那里和他畅谈一番. 在心绪复杂之下, 我忍不住上网看了2009年新拍的电影>, 足足看了两个多小时才看完了. 看完后, 我对整本书的内容和人物性格更加熟悉, 睡觉前躺在床上仍然满脑子是小说里的人和事, 连我自己都怀疑自己是不是疯了.
其实这两本世界名著我在初中时就看过了, 不过当时看的是中文版的, 也就是别人译过来的. 当时读的时候真的觉得超级无聊, 能够读完它们完全是冲着它们 “世界名著” 这个称号的. 当时我想, 不读这些世界名著真的对不起自己. 结果读完了也没多大收获, 反而觉得浪费时间. 现在读英文版的, 感觉与当初真的是天壤之别! 其实英文版的内容和中文版的是一样的, 而且中文版的译文也没有译错, 但是读英文版的感觉就是不同! 很多情节在中文版里你可能会觉得很无聊, 但是在英文版的原著里却变得很有趣, 让你越看越想看下去. 为什么会这样呢? 我也说不清. 我只能说, 每种语言都有其特质, 不管翻译家的水平多高, 他们都很难将这种特质完全地译出来, 对文学作品尤其如此! 现在我也更加明白, 为什么中国出不了诺贝尔文学奖. 我们没有诺贝尔文学奖并不是因为我们的文学作品不如外国的强, 而是外国人根本很难体会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如果你看过一些英译版的>, 你就会忍不住哑然失笑. 我并不是说译者的水平低, 相反, 那些译者的水平非常高, 都是大师级人物. 可是不管他们的水平多么高, 他们译出来的>已经不再有梦幻与浪漫, 而是平淡如水, 索然无味, 甚至让人有一种无以名状的怪感! 所以我想, 在英语流行全球的时代, 中国要想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还是困难重重的. 等到哪天我们的经济实力能够 “一览众山小” 时, 我们的中文也会风靡全球, 成为世界语言, 那么我们的光辉日子也就会到来了!
文学翻译多年来都是我国众多翻译家们的一块心病. 在别的领域, 如经济, 政治, 体育等方面, 我们的翻译可谓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甚至有时我们的译文比别人写的原文还要出采! 但是一到文学这一块, 特别是翻译中国古典小说和诗歌, 就连像许冲渊这样大师级的翻译家, 哪怕穷尽毕生的精力来研究翻译, 最后也只能译出 “差强人意” 的作品, 不得不望洋兴叹! 不过从另一个方面来讲, 这其实也不是什么坏事. 为什么呢? 正是因为难译, 才更能体现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才更能体现了我们汉语的精髓非别的语言可以比拟. 所以这从个层面来讲, 我们都应当感到自豪!
最近才了解到全国英语翻译考试进行改革了, 主要在于综合测试部分. 综合测试包括词汇, 语法, 阅读和完型的测试. 从2010年下半年起, 词汇和语法测试由原来的50道选择题增加至60题, 分数居然从25分增加到60分!! 阅读理解则由原来的50题下降到30题, 分值由50分下降到30分; 完型填空则由原来的25空下降到20空, 分数则由25分下降到10分, 而且由原来的单纯的填词, 变成选择填空, 每题有四个选项.
对于这个改革, 不同情况的考生反映自然不同. 在我看来, 这个改革有好的一面, 也有不好的一面. 首先加大词汇和语法的分值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为什么呢? 因为翻译非常考验译者的词汇量和语法水平.拿词汇量来说,虽然平时你可以上网查不懂的单词,但是如果你作为一个译员,词汇不过关,遇到什么词都查,那么你的翻译进度必然会大打折扣;而且,翻译考试中的词汇测试除了考查你的词汇量以外,更考查你对意思相近的词的辩别,所以很多考生考完后反映,他们觉得有些题好像四个选项都对.这说明了这些考生平时在学习单词时没有仔细把握单词的内在意义和具体用法,只是死记硬背其意思,不了解该词运用的场合和情境,最后只能在综合测试中以失败告终.一个优秀的译员必须对所学的每一个词的意义与用法掌握扎实,这样才可以在翻译过程中译得巧妙准确,否则很可能会犯错.另一个问题是语法问题.语法可谓是一个译员的另一条命脉.尤其是在翻译国外报刊文献的过程中,以英语为母语的作家往往会写出非常复杂结构的句子,有时甚至独句成段,中间有数不清的从句盘根交错,还有一些插入语夹杂.此时如果一个译者没有扎实的语法功底,无法分析清楚句子的结构,那么要想把这句话译出来可谓是天方夜谭.而根据我的经验,翻译考试,尤其是二级翻译中的语法题还是出得相当有水平的,哪怕你的语法再好, 你也得仔细琢磨一会才可以得出答案.而对于语法不好的考生,基本上都会"身受其害". 所以加大语法和词汇的分值和题量,对国家英语测试最高水平的翻译考试而言是非常有必要的.
另外阅读的分值下调,我也觉得理所当然,因为阅读能力可以在综合测试以后进行的实务测试中反映出来.实务测试一共要译四篇文章,中译英和英译中各两篇.所以如果你的阅读能力不强,那么就算你侥幸通过了综合测试中的阅读题,你也会栽倒在实务测试中.但是,据我估计,阅读的分值下降了,难度就必然会上升.为什么呢?这我也说不清,因为这好像已经成为中国英语考试的一个惯常的做法.拿今年的高考来讲,广东省的英语卷进行了大改革,首先将口语考试定为必考项目,而且将口语考试和听力考试绑在一起.也就是说,考生们在课室里做的卷子没有听力题,而是要在机房里做听力和口试.听力和口试的内容是紧密相联的,电脑会要求你用听到的内容来口头回答问题.这可谓是英语教育的一大创新,将会逐步改变中国学生"哑巴英语"的旧习.可是口语和听力总分只占15分,但是难度却比往年增大了.
而翻译考试中的完形填空由纯填空题改为选择题的形式,我却不敢苟同.毫无疑问,如果一篇文章挖了空让你来填并且不给你任何选项和提示,难度会比选择题大很多,但是这却可更可以考验一个考生的语言功底和把握上下文结构的能力.一旦给出了选项,就变成是词汇题了,重点在于考察学生分辩词义和用法的能力,而这个能力的检验已经在之前的词汇测试中进行过了,后面的完形填空就不须要再多此一举了.所以,本质上来讲,词汇和语法测试的分数应当包括完形填空的10分,也就是70分.
关于下午的翻译实务考试,题型没变,仍旧是中译英和英译中各两篇,其中有两篇是必译题,两篇是选译题,只是分值由原来的60:40变成平均化,即中译英和英译中各占50分.笔译实务的题大多数都是选自国外著名的报刊杂志,像<<纽约时报>>,<<金融时报>>,<<经济学人>>等等,所以建议要考翻译考试的同学多看这类报刊杂志,多点尝试去翻译里面的文章.翻译实务考试考察的范围很广,包括经济,政治,文化,教育, 科技等等,涉及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中经济类的文章是每年的必考项目,比如说2009年下半的二级翻译中的一篇必译题是关于中国股市的情况的,里面有不少关于股票债券和信用评级机构的专业术语;2010年上半年的一篇必译题则是关于经济全球化和国际贸易以及国际投资方面的文章. 所以我觉得,不管你是什么专业背景出身的,一旦你决定要考国家翻译,你必须要对经济知识有相当的了解,特别是要掌握一些常见的术语.
经过这么一改革,我想以后通过国家翻译考试,尤其是二级考试的人就会更少,因为大家可以投机的机会更少了.所以,与其投机取巧地通过考试,不如扎扎实实地学好,最后不仅能通过考试,而且还能真刀明枪地用在生活和工作中,这样不是更好吗?否则考试是通过了,然而经不起实践的检验,最后考得越好,脸可能丢得越大.
----------------------------------------------------------------------
欧盟银行压力测试期限将至
原文: 选自英国>
译者: 爱尔兰都柏林大学  赖小琪
European banks have until today to rerun their data for newly toughened European Union-wide stress tests that require them to be prepared for additional losses on sovereign bonds.
欧洲各银行今天不得不重新运行它们的数据, 以应对最新的覆盖整个欧盟银行的压力测试. 这个压力测试将更加严格地要求欧洲各银行为主权债务的额外损失做好准备.
The European Banking Authority plans in mid-July to release results for the tests, which will assess whether 90 banks have enough capital to survive an economic and housing downturn.
欧盟银行管理局(EBA)计划在七月中旬发布压力测试的结果, 以评估90家银行是否具有足够的资本来应对经济和房地产业的不景气.
The pan-EU regulator said it had required many banks to resubmit their data “to address inconsistencies and excessive optimism, including the treatment of sovereign exposures”.
这个管理整个欧盟的管理局表示, 它已经要求各银行重新提交它们的数据, 以 “解决我们的认识与现实情况的不一致性, 消除过分乐观的态度, 包括对主权债务风险敞口的处理.”
People familiar with the process said banks in some countries, such as Germany, Spain and Portugal, had used much more benign assumptions than others, making it easier for them to pass. The EBA has now specified minimum standards to ensure that banks make proper provision for possible losses.
熟悉这个过程的人表示, 一些国家的银行, 比如德国, 西班牙和葡萄牙, 曾比别的国家的银行做出更乐观的假设, 以致于这些银行更容易通过压力测试. 如今, EBA已经明确规定了最低标准, 以保证银行对可能的损失计提合理的准备.
With Greece in crisis and the markets jittery about other EU nations, the EBA is keen to address the possibility of sovereign risk, though it does not officially acknowledge that a country could default.
由于希腊身陷危机以及市场对欧盟国家的经济情况相当紧张, EBA迫切地希望对可能发生主权风险的债务进行处理, 尽管它没有公开承认某个国家会违约.
Last year’s tests did not model for that problem and two Irish banks passed just months before that country’s banking sector collapsed. But the EBA forced banks to factor in the troubles in Ireland, Greece and other southern eurozone countries in two other ways.
去年的压力测试并没有考虑到主权债务违约问题, 以致于有两家爱尔兰银行在通过测试几个月后, 爱尔兰的银行业就崩溃了. 但是EBA已经强制性地要求银行通过其他两种方式来帮助爱尔兰, 希腊以及其他南欧元区国家解决困难.
For the trading books, banks have to mark sovereign and financial bonds to market, applying specific haircuts that “reflect market developments”, the EBA said. About 20 per cent of troubled sovereign and related financial institution debt is held in this way.
EBA规定, 在交易账簿上, 各银行必须根据市值区分主权债务和金融机构债务, 并且要运用特别的市值减值方法对这些债务计提减值准备, 以 “反映市场的发展趋势”. 约有20%的有问题的主权债务和金融机构债务是以该方式记账的.
Essentially, the banks are having to calculate the “probability of default” and their “losses, given default” using a formula that assumes that the credit ratings of the most troubled countries and banks would drop by four notches.
最重要的是, 银行必须计算 “违约概率” 及其 “发生违约情况下的损失额”. 计算过程可以运用到一个公式, 该公式假设, 大多数有问题的国家和银行的信用评级会下降四个等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入学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滚动|柠檬大学 ( 京ICP备13050917号-2 )

GMT+8, 2025-9-2 18:32 , Processed in 0.043083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