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入学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65|回复: 0

生活在别处?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3-4-19 13:01: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记得暑假去苏州的时候,晚上在平江古镇溜达。由于初来乍到,我们四处打听苏州好玩的景致。小摊前,一个俊朗的小伙子热情地做起向导。一阵闲聊后,我们知道他是东北人,只身来到苏州。因为从小仰慕江南所以他义无反顾地留在了这边。白天在公司上班,晚上在古镇摆点小摊享受生活。他乐呵呵地掏出和女友在古镇拍的美丽婚纱照,还特别嘱咐我们一定要去看某个拐角处别具一格的教堂。他脸上洋溢的幸福感染着我们,那情绪仿佛实现了人生最大梦想和抱负那般快乐和激昂。他说:“我很庆幸当初自己的选择,因为我一直相信,生活在别处。”
  “生活在别处。”是的,在我们很小的时候就会在心中构筑自己理想的圣地,那个地方对我们充满了致命的诱惑和无穷的吸引。随着年龄的增大,我们渐渐习惯了身边的生活圈子,生活仿佛变成一潭死水,人也慢慢变得慵懒麻木。而儿时那个地方愈加充满吸引力,于是我们常常想,那个美妙的地方,要是我能靠近该多好,如果我去那里该变得多么有活力!那是怎样一个全新的自己?我为什么不试试呢?
  于是,一群跃跃欲试者走上了通往神圣梦想的冒险大道,有的人真的在所谓的“别处”找到了自己想要的生活。这似乎是个不错的结局。
  可是后来,我又听到“生活在当下”这句话。而看看那些寻梦者失意而归,或者是把一个个“别处”变成“当下”而愈加迷茫。我觉得这句话也有一定的道理。
  所以生活,究竟在哪里呢?
  当我还来不及细细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我已经踏上了北上的征途。从小到大,一直想象自己在北方生活的场景:冬天依着窗看看皑皑的白雪,听听枯叶扑簌簌凋落的声音。所以当这一刻目睹窗外银装素裹的世界时,我忍不住激动地叫出了声。
  是的,在我面前出现的的确是冬日的北京,清冷萧索干爽洁净。我认真地打量那些光秃秃的枝干和凋落一地的冬叶,仔细聆听着京味儿十足的方言,大大咧咧地戴上厚帽子厚围巾和口罩,把自己裹得跟个熊似的,也像小孩子一样用树枝拨弄着松软的白雪,咬着甜蜜蜜的糖葫芦。周围的一切都变得那么神奇!
  我想,一个南方女孩头一遭掉入北方这个天寒地冻的大冰窖里首先表现出的不是害怕,而是新奇和刺激,所以我仍旧固执地在寒风瑟瑟的夜里穿梭在人迹寥寥的胡同儿,直到手被冷风刺得针扎一般疼,脸被吹得刀割一般难受,才恋恋不舍地回了房间。
  可是头两天的新鲜感一过,我的抱怨渐渐出现。这边的空气太干太冷,呼吸得直刺气管,甚至连事前信誓旦旦的爬长城计划都在这恶劣的天气下快流产。还有饭桌上稀少的绿色蔬菜和大碗大碗腥臊十足的肉食也让我颇为不适。北方的孩子们虽然可以在冬天的时候踩在湖面滑冰或是玩冰车,可是我却更想念南方冬日的暖阳和在那湿润温暖的空气中漫步的感觉——自在地徜徉徜徉,欣赏路边偶尔飘零的树叶。
  此刻,我突然觉得,再不愿意留在自己曾经朝思暮想的北方生活,看看它就好。彼岸的景色很美,但此岸才是我的家。
  后来,我在书上看到这样一段话,大致意思是这样:很多人在年轻的时候总觉得“生活在别处”,所以轻易地放弃一份工作,轻易地结束一段爱情,轻易地放弃一个朋友。因为他们执着地认为别处有更优者。但很久以后,他们发现,并不存在着这个“别处”,他们所拥有的,不过是手上这些。
  可是“生活在当下”又真的能让每个人都满足吗?或许它扼杀了一个期盼一个理想甚至一个美丽的梦。
  那可不可以说,最好的状况就是,曾经大胆寻找“别处的生活”,然后就脚踏实地地活在“当下”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入学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滚动|柠檬大学 ( 京ICP备13050917号-2 )

GMT+8, 2025-8-18 07:01 , Processed in 0.033573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