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入学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683|回复: 0

端午忆屈原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3-4-19 12:42: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五月里端阳到,汨罗江上好热闹,好热闹!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还记得这些儿时耳熟能详的端午节歌曲吗?还记得儿时和小朋友们撞鸭蛋的开心往事吗?是啊,端午节临近了,又快到吃粽子的时候了,又能闻到那粽叶独有的香味了。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也称端阳节。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这还有一段小故事呢,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对楚怀王很忠心,却遭到了很多人的排挤,被赶出城流放到外地,在流放中他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在流放中,屈原听说楚国的都城被敌人占领,百姓遭难,他悲愤极了。五月初五这一天,他来到汨罗江边,怀抱一块石头,纵身跳入汨罗江中。百姓们听到屈原投江的消息,都十分悲痛。他们含着泪划着船赶来打捞屈原,把粽子扔到江里喂鱼,希望鱼儿不要伤害屈原的身体。
  当时楚人因为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于是有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是为龙舟竞渡之起源,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尸体。小孩则有挂香囊的习俗,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
  “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楣。还有就是用彩色丝线编成网,把鸡蛋、鸭蛋装在里面,小朋友则用鸭蛋相互碰撞玩耍、嬉戏,看谁的鸭蛋坚硬。
  端午节的这些风俗习惯流传至今,我们大家也都时刻铭记在心,中国人民不会忘记你——屈原!端午节、屈原、中华民族紧紧联系在一起。端午节,使中华民族拥有传奇的一面;一种爱国情怀,更使中华人民的情操更高尚。而这一切,都是源自你——屈原。或许在你投江之前,你为自己无法救黎民于水深火热之中,而感到遗憾。
  又是一年粽叶飘香的端午。今天,我们仍然过着这耐人寻味的端午节,为的是纪念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你不朽的精神一直鼓舞着我们,直到永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入学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滚动|柠檬大学 ( 京ICP备13050917号-2 )

GMT+8, 2025-8-19 19:41 , Processed in 0.05502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