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入学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788|回复: 0

荸荠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3-3-26 13:40: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接近年关,铁山街头多了些卖荸荠的小贩,一面卖,一面拿刀削,黑红的荸荠被洗得干干净净,而装在小塑料袋里的削皮荸荠则露出白嫩嫩的果肉……吸引着市民前去购买。
  我记忆中的荸荠早年在大冶乡下是一种上不得台面的食物,大冶乡下人习惯称荸荠为“米荠”。因为上世纪70年代的荸荠基本是水田野生的,个小皮厚肉少,很少被农民真正喜欢。春天,水道秧苗栽种了,稀稀落落的荸荠苗也长出来了。有经验的农民都知道,那细吸管似的直立着的绿苗就是野荸荠秧。于是,这些被农民认为不能用来果腹的野荸荠秧往往被当作稗草苗清除,残存下来的野荸荠秧自然就显得稀罕。然而,野荸荠秧还是有人用心惦记的,那就是馋嘴的乡下孩子,他们能从众多的秧苗中一眼就分辨出野荸荠的秧苗,期盼它快快长大……到了秋天,稻谷成熟了,野荸荠的秧苗也就成熟了。乡下孩子会顺着枯黄的荸荠苗掏出陷进泥层的“泥球”,剥开泥,在水里洗洗,再捋掉黄黄的皮膜,黑亮的荸荠就露出来了,可惜这样的野荸荠皮厚肉少,并不可口,但那种淡淡的清甜味道还是可以沁进孩子们舌尖心头的,让他们的欲望得到知足,长大后就成了他们一辈子都难忘的生活记忆。
  女儿小时候喜欢吃荸荠的糖葫芦,那种荸荠个大肉嫩清甜,一看就知道不是本地的品种。那时,她曾多次刨根问底,我就告诉她荸荠是生长在水田泥巴里的野生植物,后来她就没了吃荸荠糖葫芦的兴致。这以后,尽管我们对吃荸荠的兴趣一直不过如此,但过年家里炸肉圆,包饺子,母亲会加点剁碎的荸荠做作料,肉圆等也就多了荸荠特有的清香爽口味道。
  看了一些网上的新闻,得知荸荠的热销让现在一些具有商业头脑的农民学着大规模种植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百姓的观念从往昔的追求温饱到现在更注重生活的质量发生了巨变,荸荠既具有清肺热,又富含黏液质,还能生津润肺、化痰利肠、通淋利尿、消痈解毒、凉血化湿、消食除胀。因此,荸荠的营养价值也被越来越多的人发现并重视,就成了人们喜欢的美食。有资料这样介绍荸荠:荸荠形状、性味、成分、功用都与栗子相似,又因它是在泥中结果,所以有地栗之称。荸荠皮色紫黑,肉质洁白,味甜多汁,清脆可口,自古有地下雪梨之美誉,北方人视之为江南人参。荸荠既可作为水果,又可算作蔬菜,是大众喜爱的时令之品。今年过年,家里特意多买了些荸荠,削了皮,煮成了甜汤。吃多油腻的荤菜后,喝点清甜的荸荠汤,人似乎格外惬意、舒服。
  像我,看到黑中带红的荸荠,总会想起孩童时代的乡下生活。一晃这么多年过去,原来不起眼的荸荠成了街头上热卖的水果,而乡下那些遥远的陈年往事,竟然在我品咂荸荠时变得温暖而亲切,如舌尖上清甜的味道温润心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入学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滚动|柠檬大学 ( 京ICP备13050917号-2 )

GMT+8, 2025-8-17 23:22 , Processed in 0.03624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