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入学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698|回复: 0

高山流水,何处觅知音?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3-3-26 12:02: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
  早春的清晨。阳光照耀着四围的群山,群山在轻云淡雾里,连绵不断的向着地平线延伸,就像是老子的哲学一样神秘莫测。近处的高山,挺拔耸立,宛若长剑削翠,碧岫堆云。远处的峰岭,蜿蜒层叠,好似大海的波涛,青如澄黛,碧若浮蓝。
  天空飘着淡淡的白云。白云缠绕着山峰,弥漫在峡谷里。太阳用它那火红色的曙光,给大地镀上一层薄薄的金色,钻石般的露珠,在山林的亿万张湿润的绿叶上,折射出绚丽的光点。晨风中有五彩缤纷的鲜花开放,鲜花之上是色彩斑斓的蝴蝶在翻飞,那彩蝶飞得很轻很轻,生怕惊醒了庄周的美梦。
  一丛丛的山茶花,阻塞了林间小径,漫山遍野的杜鹃花铺满岩石和山崖。林间的草地,闪耀着柔和的青色,有银白色的溪流从这林间滚过。小溪跳跃着,吟唱着,在碎石间奔跑,溅起的水花,像是珍珠洒落在草茎上、灌木的叶子上,发出璀璨的光,轻轻的笑。
  溪水在颤动着,一刻不停地奔流。好像被禁锢了一个冬天的孩子,她要去山下撒野。树木、山花把它们的影子投射在流水里,天光云影一起追随小溪腾跃,一起腾跃的还有一只青色的大蜻蜓。流水在涌动中叮咚、叮咚的响着,青蛙、黄鹂也加入这和声。天耶,这是水声还是琴声?
  这是琴声,是来自我心中的琴声。
  琴声,有时候是从人的心灵深处汨汨流出的。当一个人静静的,不论是身处深深庭院、还是在广袤的原野,是在山间还是在水畔,或者走在荒野小径上,只要你心无旁骛,不存杂念,忽然间,你会觉得有一种极其细微的天籁之音,从天际间飘来,那声音就如同纤纤玉指,轻轻地拨动你的心弦,奏起一曲往复回荡的琴曲,渐渐形成一段优美的旋律。于是你的眼前就有了巍巍高山,潺潺流水。
  我不知道自己是在什么时候爱上了古琴的旋律,那古朴、旷远的琴声,总是能让一颗浮躁的心恢复平静,那深邃、空灵的韵律,仿佛流水滋润久旱的心田。古人以为琴乐圣洁飘逸,可以载道、可以明德,可以修身、可以明志、可以怡情,可以养生。我听古琴,有时感受到那优雅中蕴含着淡淡哀伤,有时觉得月光流淌般的梦幻里透出欣喜,有时候它又像是晶莹的旋风,掀起心中奇妙的波澜。
  古琴,有着悠久的历史,没人知道它产生的确切年代。传说我们的先祖伏羲、神农、舜按照天地、阴阳、五行之说,削桐为琴,绳丝为弦。古琴“实天地之灵气,太古之神物,乃中国圣人治世之音,君子修养之物。”古代中国文人,琴是必修的乐器。君子之座,必左琴而右书。据说孔子、司马相如、蔡文姬、嵇康、欧阳修、苏轼等都是操琴高手。“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文人弹琴,既为齐家修身,亦为经世致用。
  我听的第一首古琴曲是《高山流水》。那个夜晚,我正经历一次严重的背叛,我引为知己的人出卖了我,他的诬告,使上司震怒,工作发生变动,我一时陷入囧境。“真比窦娥还要冤啊。”我烦躁的在房间里来回走动,心里翻动着波澜。我抓过一本诗集,坐下来,想使自己安静。打开的那一页却是岳飞的《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我喃喃的重复着这让人忧伤的句子,站起来走到窗前,眼睛湖的潮水,漫过堤坝。推开书房的窗子,黑色的夜,没风,没月,也没有一颗星星。高高的香樟树在暗夜里孤独的站着,篱笆墙里的蔷薇也睡着了。这夜静得冷峻而肃穆,唯有自己的呼吸声,像是潮水起伏不定。厚重的夜幕像是一双推不动的铁门,令人窒息。远处一盏昏黄的街灯透过树叶的缝隙闪烁着,仿佛死神的眼睛。
  绝望中,忽然,我听到有水流滑动般的乐声从远处传来,琮琮铮铮的,像是潺潺滴沥、像是飞溅的浪花,它仿佛来自云雾缭绕的高山之巅,声音不大,却响彻夜空。那乐声渐渐的清晰起来,清澈的泛音玲珑剔透,宛若幽涧中的清流,流入人干枯的心田,让人生出莫名的感动。乐声忽然高了八度,变得飘忽不定,像是飞翔的翅膀,又像是一双温暖的手,扣动、抚摸着我的灵魂,我完全被这天籁之音吸引住了,身心变得无比沉静。
  一曲《高山流水》洗涤了我的灵魂,我为那美妙的旋律所陶醉,忘记了暗夜里的孤独和空虚。在我几十年的生命历程中,有着许多真挚的友谊、友情,也曾经有过多次的背叛、分手和困窘,但那优雅、深邃、灵动的古琴,就像是阴霾里透出的阳光、暗夜里的璀璨星辉,让我在灰暗中一次次感受希望、看到光明,使我在生活的崎岖和坎坷中,依然能抚平心灵的创伤,感受真情的高尚和珍贵。
  一曲《高山流水》让我顿悟:人不值得为背叛和分手去感伤与流泪。
  【二】
  溪流继续在山间跳荡,它已经从林地流到开阔的旷野。它卷走每一个能够卷走的物件,卷不走的,就将它浸泡起来,它扭动所有的肌肉,推动所有的障碍,奋力的与每一个阻挡它前进的对手搏斗。
  溪流闯进峡谷,有无数的小溪在这里汇合。两岸群山夹峙,一袭清流在山间奔走,水势渐大,淙淙作响。阳光照在河面上,哗哗奔涌的波浪闪闪发光,就像是一条披着蛇鳞的大蟒。扭曲着,滚动着。
  古琴声声,由缓渐急,由疏而密。一阵“滚拂”,徐急错落。描绘出水石相激,浪花迸射,漩涡湍急,急剧转动的景色。河水出山,风发水涌。波涛连天,扑向阻挡它前进的礁石,扑得浪花飞溅。大江出巫峡,奔腾澎湃,惊涛裂岸,宛若群山奔涌,万壑争流,就像奔腾的马群,跃起的飞龙。怒吼着,嘶叫着,让人目眩神移、惊心动魄。
  江水出峡,一泻千里。阳光照耀,波光粼粼,仿佛无数的雪浪花。江水浩荡,奔流不息,勇往直前。形成汪洋浩瀚的壮丽景观。
  一曲《高山流水》,每当听到此处,总让人有一种,酣畅淋漓,洒脱愉悦之感。
  《高山流水》是一首古老的琴曲,说到它,人们总会联想到春秋时期,俞伯牙和钟子期的友谊。《列子.汤问》上说:“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巍巍乎如泰山;伯牙志在流水,钟子期曰:洋洋乎,若江河,伯牙所念,子期心明。伯牙曰:善哉,子之心而与吾心同。子期死,伯牙绝弦,终身不复鼓也。”俞伯牙和钟子期,一位是政府高官,一位是砍柴的樵夫。他们两位“知音”的友谊感动了后人,成为千古佳话。直至今天,人们还常用“知音”来形容朋友之间的情谊。山青青,水盈盈。山水青盈处,相遇出真情,一曲《高山流水》响遏云天,人生百年,得一知己,足矣。
  为了纪念这段传了千年的真情,后人在他们相遇的地方,筑起了一座琴台。那年到武汉出差,我的战友专程陪我去看了那座汉阳龟山西麓,月湖东畔的古琴台。那时年轻,只为他们的“知音”感动,却不知世上知音难觅。
  “志在高山“、“志在流水”伯牙与子期可谓“同志”。关于同志与友谊,还让我想到魏晋时著名的“竹林七贤”。他们不满统治者的暴政,蔑视虚伪的礼教,躲进竹林清谈老庄,寻求精神的解脱。共同的理想与情趣使他们走到一起。向秀与嵇康相投契,有时嵇康在大树下锻铁,向秀就替他拉风箱。两人一言不发,却配合默契。他们理想一致,在学问上互相切磋,却在观点上时有相左。嵇康作《养生论》,向秀不同意嵇康的论点,特作《难养生论》辩驳,与嵇康的观点针锋相对。这一点也没有影响他们的友情,而是相互间大度的存异求同。
  嵇康被司马昭残酷杀害,向秀为失去相互切磋琢磨学问的老友痛苦至极。他冒着被株连的巨大风险,写下一篇感天动地的《思旧赋》,其中写到:“悼嵇生之永辞兮,顾日影而弹琴。托运遇于领会兮,寄余命于寸阴。听鸣笛之慷慨兮,妙声绝而复寻。停驾言其将迈矣,遂援翰而写心。”字里行间,饱含深情厚谊,凝聚着血泪。他们的相知与友情,山高水长,感人肺腑。这是真正的君子之交啊,就如同嵇康临刑前,从容弹出的广陵散,是一曲天地间的绝唱。
  歌德与席勒是德国文学史上的双子巨星。歌德一生高官厚禄,衣食无忧,席勒却生长在一个贫穷的市民家庭。他们的年龄也相差十几岁,但共同的志趣使他们成为忘年交。他们在一起出版刊物,合作写出诗集。年轻的席勒不断鼓励歌德的创作,使渐入老境的歌德迎来第二个创作的春天,他一口气写成了叙事长诗《赫尔曼与窦绿蒂亚》,完成了名著《浮士德》第一部。席勒死了,歌德说“如今我失去了朋友,,所以我的存在也丧失了一半。”27年后,歌德也走到生命的终点,他临终遗嘱,把自己和席勒葬在一起。德国人民为了纪念这两位友情万古长青的文学巨人,树立了一座两人并肩而立的铜像。
  羽毛相同的鸟,自会聚在一起。真正相知的友谊,超越了一切世俗间的异同。亚里士多德曾说:真正的朋友,是一个灵魂孕育在两个躯体里。人生天地间,其实就是生命的一段旅程。人在旅途,总想有一个忠诚的伴侣,在孤独时不觉得寂寞,遇到险阻可以互相激励,相知相伴的友情,就像生命旅程中,崎岖道路上的鲜花仙果,会使在坎坷泥泞中风雨兼程的人,因为长嗅到花香而在苦中作乐,常感幸福。
  【三】
  大江在广阔的原野上奔流,无涯无际,水天一色。浩荡苍茫。无数的船帆在激流中起伏,一群群的鸥鹭在水面滑翔。此时的琴音空灵苍远、古朴幽深,极具沧桑。你可以从那和静清远,古淡恬逸中,想象出大江入海的壮观辽远。
  一曲《高山流水》终了,那层峦叠嶂中,幽涧滴泉,汇流成溪,大河出山,终成滔滔,汪洋恣意,从容不迫,浩荡入海的壮丽,宛若一曲生命之歌,令人荡气回肠。曲终音未绝,有余音绕梁。有西方音乐学家说:这首曲子描写的是人的意识与宇宙的交融。因此,1977年,这首最具东方神韵的古曲,被美国“航天者”太空船带入辽阔的太空,不知道她在茫茫宇宙间,是否能找到新的知音。
  从少年到如今,我曾无数次的面临大海。面对着满眼的深邃蓝色,面对着神秘汪洋,我的思绪,一遍遍经历沧海桑田,一次次邂逅盛衰兴亡,我的遐思,在历史与现实中徜徉、飞翔。上下五千年,纵横八万里。除却那凤毛麟角的相知相爱相伴、友情友谊友爱的绝唱,我更多看到的是悲剧、卑鄙和背叛。
  春秋时庞涓和孙膑同出鬼谷子师门,两人都有不世将才,嫉妒使庞涓设计砍去孙膑的膝盖,成了废人的孙膑终于箭射庞涓于树下。李斯与韩非也是同学,贵为相国的李斯却设计使比自己才高的韩非冤死牢狱。项羽、刘邦曾结拜异性兄弟,为争江山社稷,却演绎一出大动干戈,楚汉相争,四面楚歌、霸王别姬的悲剧。“一阔脸就变,所砍头渐多”。从越王勾践到汉高祖刘邦,再到明太祖朱元璋,再三再四的演出多少“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闹剧?打天下时共患难,坐江山日剪除政敌。就算是被人称道的唐太宗与魏征的君臣之谊,也是有始无终。魏征死,太宗痛哭,言曰:魏征逝,一鉴亡矣。亲自撰文,为其立碑。待后来,太宗却相信了魏征生前政敌的谗言,推倒了自己亲自撰文的石碑。而卖友求荣、见利忘义的故事,翻看历史,比牛毛都多。
  我少年时,家乡谚云: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说的是水土相连的乡谊。如今这乡谚改成了:老乡见老乡,背后开一枪。说得是无情无义的卑鄙。
  现如今,市场经济的大潮轰然掀起。红尘滚滚,礼来利往,人情如纸,莫说友情,诚信都成了问题。当冰冷的钢铁机器轰鸣、商场上计算器的滴答逐渐取代鸟儿的歌唱,草虫的低鸣时,人们不得不感叹:人性丛林中多忌讳,世间最难揣摩的就是人心。利益当先,金钱灿烂,“世上结友需黄金,没有黄金交不深。”当这样的口吟充满街巷的时候,纯洁的友情早已转化成镀金的装饰。人们在利益面前相互算计,友情也就成了苦酒,朋友也就成了彼此小人。所谓友情也就成了生命线上的一个绳结,它的存在只是利益实现前的那一瞬而已。由此,朋友间随时随地的分手扬镳,也就成了人生旅途中最多的风景。于是,诗人北岛“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的诗句,竟然成了新时期诗句中的经典。
  佛经上说:友有四品,不可不知:有友如花,有友如秤,有友如山,有友如地。然而,现实生活中的朋友却像是公交车上的乘客,在你的人生旅程中,总有人上来下去。追求上的差别,即使一时在一起赶路,以后也会分道扬镳。即使一时醇如蜜,也会在关键时刻,饮下苦酒,各自追逐不同的人生。一诺千金,终生为伴,那是可遇不可求的奢求。
  旅途上有不一样的风景,人生路上的朋友也会有不同的类型。不同的风景,山一程,水一程,滋养你的品性,给你不一样的愉悦;不同的朋友,风一程,雨一程,濡染你的品德,助你的事业失败或者成功。那些伴你一段,陪你一程的朋友,或许有始无终,最终都去赶自己的路了,就算这样,我们也应常怀感恩的心。至于小人,就当是你人生历练的磨刀石吧,或许从这点上他也对你有恩。一个小人或许让你伤痛流泪,多几次背叛就会擦亮你的眼睛。
  人生天地间,原本是一段艰难的旅程,有许多的孤独苦痛,有许多难熬的漫漫长夜,有许多的悲欢离合,有许多的忧伤失落,这些都需要有友情、爱情、亲情相伴,需要有知心知音的人一起去风雨兼程,抵御寒冷。茫茫人海,知音何在?
  当《高山流水》的古琴声,再次流淌在心间的时候,我的心中又一次生出莫名的感动。人,需要友情,渴望被爱。友情好比酒和茶,或浓或淡,浓时醇厚、真挚,淡时幽香、恒久。困苦时需要有人雪中送碳,,愁闷时渴望有人听你倾诉。成功时向往有人锦上添花,迷茫时希望有人为你拨云驱雾。朋友不须多,有一益友足矣。
  茫茫人海,云天漫漫。高山流水,何处觅知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入学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滚动|柠檬大学 ( 京ICP备13050917号-2 )

GMT+8, 2025-8-18 09:26 , Processed in 0.05210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