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入学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783|回复: 0

月光下的掌声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3-3-26 08:59: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排三班有一位73年入伍的新兵,河南西峡人,推一个光头,说话慢腾腾的,脸上从不带表情。一口家乡话,常把人逗笑,加上为人实诚,大家都喜欢和他交朋友。
  他说:“由于心慌,还没瞄准,乓的一声就打出去了!有时刚瞄好,还没扣扳机,靶子嗤儿的一下就过去了。”带着象声词,说得形象生动。尽管把“刚”说成“姜”,把“瞄准”说成“秒准”,但大家都听得明白。
        在一次讨论中,他说:“要打就打歼灭战,击溃战就像赶鸭子,赶走了它还来,照样吃庄稼。”一个比喻,把问题说清了。
  让大家觉得好笑的,就是大家笑的时候,他不笑,脸上的表情始终四平八稳、水波不兴。
  相声演员不就是这样吗?
  一天晚上,召开讲用会。大家排着队坐在岗脊上,讲用的同志就着一盏昏黄的煤油灯读他们的发言稿。内容无外乎学雷锋、严格训练、共产党员模范作用等,老生常谈,大家听得昏昏欲睡。也拍巴掌,那是习惯成自然,不拍似乎对不起人。不过掌声总是稀稀落落,如同晚秋的落叶。
  明净似水的圆月,被远方蓝蓝的高山托上天空。淡淡的月光洒下来,给会场涂上了一层神秘而快乐的色彩。
  第五个上场的是金守中。就是前面说的那个人,那个73年入伍的新兵。
  一看金守中出场,大家的精神便来了,都在窃笑。金是个文盲,平时说话都说不囫囵,风趣倒也风趣,但能拿到台面上来吗?
  大家等着看他的笑话。
  万万没有想到,金的发言竟把讲用会带入了高潮,大家都听热了。
  他没有发言稿。因此他的每一句话不是从纸上读出来,而是从心里流出来。
  他说:“入伍时,搞紧急集合,不知咋搞,看人家身上横的竖的绑那么多道,自己也不知咋绑好了。一集合,心里就慌了,背包捆得歪三扭四的,像个草疙瘩,背个水壶咣当咣当乱响。没走多远,背包就散了,结果给连里抹了灰……”
  他说:“上次在正阳割麦,到那儿害了病,头发晕,看着人家去割麦,心里怪不好受,没有完成任务。这次来游泳,说啥也得搞好,也得完成任务。将来打仗,人家都过去了,你站在岸上看?现在不会游,丢人;打起仗来,不会游,要命啊!要做好反侵略战争的准备,就是要学会游泳。我生在山里,俺那儿没水,所以我不是鱼,是石头疙瘩,一见水就沉底,这一次我一定要学会游泳,别的学不会,狗爬叉一定要学会……”
  最后他说:“我有一点体会,工作搞好了不能骄傲,搞不好也不能丧气。一丧气,越搞越没劲。工作搞好了,心里也痛快,越干越有劲。有了成绩,也不能满足,有了问题也不能背包袱。毛主席是怎么说的?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对不对?”
  他讲完后,大家热烈鼓掌,比任何一次掌声都热烈。这掌声是发自大家内心的声音,不是例行公事。
  下来后,班长问他:“还有一个问题怎么没讲?”
        他憨憨地笑了一下说:“忘了。”
  这是1973年我当兵时的事,如今记忆犹新。
  当前,大多数讲话都是念稿子,照本宣科,很少有自己的观点、见解,老话、空话、套话成堆,枯燥乏味,效果可想而知。
  讲大家喜闻乐见的话,讲通俗易懂的话,方见水平。
  十八大之后,中央提倡改善文风,要求脱稿发言,实是势在必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入学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滚动|柠檬大学 ( 京ICP备13050917号-2 )

GMT+8, 2025-8-19 12:42 , Processed in 0.06143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