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入学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34|回复: 0

华岳铭·序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1-12-10 11:04: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易》称法象,莫大乎天地。天以高明崇显,而岳配焉。地以广厚为基,而岳体焉。若夫太华之为镇也,五岳列位,而存其首;三条分方,而处其中。故能参两仪以比德,协和气之絪缊,济云行而雨施,兴雷风以动物。是以古先历代圣帝明王,莫不燔[fán]柴加牲,尊而祀焉。于《虞书》则西巡狩,至于西岳,而亲祭焉。于《礼》则大司马掌其分域,而大宗伯典其礼祀也。


(作者:西晋·傅玄)


作者简介:


傅玄(217-278),字休奕,北地郡泥阳县(今陕西耀县)人。性刚直,曾举孝康,官弘农太守。司马氏代魏,历任散骑常侍、侍中、御史中丞、太仆等职。勤于著述,晋初庙堂乐章,多出其手。今存诗六十余首,赋五十余篇,曾奉命撰写《魏书》。


点评:


华山为五岳中的“西岳”,位于陕西华阴。《山海经》称为“太华山”,经中记载:“太华之山,削成而四方,其高五千仞,其广十里。”《尚书·禹贡》篇中称这座山为“惇物山”。这座山最早在《尔雅·释山》一书中被称为“华山”,与泰山并称为西岳、东岳。华山山势险峻,具有非常浓郁的仙道文化色彩。《史记》记载,黄帝、虞舜都曾到华山巡狩。汉武帝时在华山脚下修建“西岳庙”,还多次亲临拜祭。


傅玄在《华岳铭·序》中对华山的特点做了高度的概括,揭示出历代君主祭祀华山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华山的崇高险峻、广大博奥与《易》中的天地之德相配,体现出中国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


(摘自《长安吟咏》,中华书局,2016年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入学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滚动|柠檬大学 ( 京ICP备13050917号-2 )

GMT+8, 2025-8-31 05:16 , Processed in 0.054821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