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入学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00|回复: 0

灞陵道中作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1-12-10 11:02: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春桥南望水溶溶,一桁晴山倒碧峰。


秦苑落花零露湿,灞陵新酒拨醅浓。


青龙夭矫盘双阙,丹凤褵褷隔九重。


万古行人离别地,不堪吟罢夕阳钟。


(作者:唐·韦庄)


作者简介:


韦庄(836?—910),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人。乾宁进士,授校书郎、右补阙等,后入蜀为西川节度使王建掌书记。五代十国时期,前蜀建国,官至吏部侍郎平章事。工于诗词,诗多怀古伤世、离情感旧之作,清新秀朗,情致深婉;词与温庭筠齐名,并称“温韦”。有《浣花集》。


点评:


灞陵是著名的送别之地。《开元天宝遗事》载:“长安东灞陵有桥,来迎去送,皆至此桥为离别之地,故人称之为销魂桥。”在唐诗中,时常可以看到灞陵送别的镜头。这首诗是诗人途经灞陵道中而作,虽未明言送别,却也与别情相联系。


诗歌前四句描绘灞陵道中的优美清丽的景色:春天从灞桥南望,水波荡漾,终南山的一排山峰倒映在碧水中。附近的宫苑中,被露水打湿的花瓣纷纷落下,灞陵人家酿的酒新熟,未经过滤,酒香正浓。五、六句写回望长安见到的宫阙:长安皇宫的双阙上雕着盘旋屈曲的青龙,刚生出毛羽的丹凤图像也出现在远处的宫殿上。末二句点明灞陵是自古以来的送别之地,吟诵此诗时,正值夕阳西下,诗人听到古寺传来的钟声,带着无限凄凉惆怅之情。清代钱牧斋、何义门评注《唐诗鼓吹》对后二句尤为称道:“是灞陵乃万古送行之处,当晚钟初动,斜日将倾,犹复对此长吟也。悠悠道路,其将何以堪此哉?”


(摘自《长安吟咏》,中华书局2016年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入学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滚动|柠檬大学 ( 京ICP备13050917号-2 )

GMT+8, 2025-9-4 07:49 , Processed in 0.043334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