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入学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45|回复: 0

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1-12-10 09:38: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注释:
1 棹(zhào):一种划船工具,形状如桨。西湖:这里指颍州(今安徽阜阳)西湖。
2 逶迤(wēi yí):弯曲而长的样子。
3 琉璃滑:形容流水清澈透明像玻璃一样光滑。白居易《泛太湖书事》诗:“碧琉璃水净无风。”
4 涟漪:水波纹。左思《吴都赋》:“濯明月于涟漪。”向注:“涟漪,细波纹。”

赏析:
本篇是欧阳修歌咏颍州西湖的组词--《采桑子》十首的第一首。关于写作这十首《采桑子》的心态和目的,作者在冠于组词之首的《西湖念语》中这样说道:“虽美景良辰,固多于高会;而清风明月,幸属于闲人。并游或结于良朋,乘兴有时而独往。鸣蛙暂听,安问属官而属私;曲水临流,自可一觞而一咏。至欢然而会意,亦旁若于无人。”由此可见,这些小词都是他以旷达的胸怀和潇洒的态度流连光景的即兴之作,每一首都是他对颍州西湖的自然风光“欢然会意”时的产物。这十首词好就好在,它们虽然都是写同一个西湖,但每一篇都有各自的艺术境界和审美特色。诚如近人夏敬观所说:“此颍州西湖词。公昔知颍,此晚居颍州所作也。十词无一重复之意。”(龙榆生《唐宋名家词选》引夏敬观评六一词)本篇描写西湖的恬静明丽和作者湖面泛舟的舒适之感,并通过这种描写表现作者这个“闲人”的闲雅风度。全篇向读者展示出这样的“有我之境”:在碧波长堤、水平如镜的湖面上,先是笙歌隐隐,接着桨声阵阵,惊起沙禽,平静的气氛一下子被打破,醉翁欧阳修轻舟短棹,由远而近地缓缓出现了……作者似乎只是客观地写景,而没有做什么自我描写,但主人公那一副风流自赏、自得其乐的悠闲之态,却活灵活现地凸现在画面上。由此可见作者善于通过特定境界的展现来进行自我表露的艺术功力。所以许昂霄《词综偶评》称赞本篇说:“闲雅处,自不可及。”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则点评其造境之妙道:“下阕四句,极肖湖上行舟波平如镜之状。‘不觉船移’四字,下语尤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入学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滚动|柠檬大学 ( 京ICP备13050917号-2 )

GMT+8, 2025-9-2 17:55 , Processed in 0.04303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