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入学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29|回复: 0

筹边楼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1-12-9 19:24: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平临云鸟八窗秋,壮压西川四十州。
诸将莫贪羌族马,最高层处见边头。

注释:
1 选自《全唐诗》卷八百零三。筹边楼:位于成都西郊,大和四年(830),李德裕任剑南西川节度使时所建,既可以登临观景,又可以防备吐蕃入侵。
2 平临云鸟:楼高耸入云,高出了白云和飞鸟的高度。八窗秋:指出登楼的时间是在秋天。
3 西川:即楼的所在地。四十州:是约数,写出了筹边楼的雄伟。
4 羌:党项羌,松州以西皆其部落。
5 见边头:能看见边地的烽火。

赏析:
薛涛的诗以辞采清丽见长,诗中常寓忧时警世之意,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这首诗是诗人晚年所作,诗中描绘了筹边楼的宏伟,感慨时事,抒发了爱国情怀。诗的开头写楼,说“平临云鸟”,则楼之巍峨可以想见了;说“八窗秋”,则天高气爽的情景显现。次句“壮压西川四十州”,一个“壮”字,点明筹边楼据西川首府形胜之地。这两句诗不但写得气象万千,而且连节度使李德裕当时建楼的用意,诗人百感交集的今昔之叹,也都包孕于其中了。诗的后两句寓严正谴责于沉痛慨叹之中:由于将军们的眼光短浅,贪婪掠夺,招来了异族的侵略,而他们又没有抗御的能力,以至连西川的首府成都,都受到战争的威胁。诗以“最高层处见边头”作结,这一“高”一“见”,和首句的“平临云鸟”遥相呼应,点明这座巍然屹立的高楼,曾经是全蜀政治、军事的心脏,成为西川制高点的象征;而今时移事异,登楼便能看到边地的烽火了。通过这样的鲜明对照,西川地区今昔形势的变化、朝廷用人的得失,都从这座具有特定历史意义的建筑物上集中地表现了出来。在这首短短的七言绝句里,有议论,有感慨,有叙述,有描写,有动荡开阖,也有含蓄顿挫。诗人站在筹边楼上,由所见引起了所想,由所想又发出了由衷的劝告。诗的后两句,加大了诗的容量,体现了诗的思想深度。薛涛可以说是女诗人中少见的思想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入学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滚动|柠檬大学 ( 京ICP备13050917号-2 )

GMT+8, 2025-8-14 05:14 , Processed in 0.074921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