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入学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56|回复: 0

诗经·王风·黍离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1-12-9 19:02: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实。行迈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 此何人哉?

注释:
1 黍(shǔ):北方的一种农作物,形似小米,有黏性。
2 离离:一行行的。
3 靡靡(mǐ):走路缓慢的样子。
4 摇摇:心神不定的样子。
5 悠悠:遥远的样子。
6 噎(yē):堵塞。此处以食物卡在食管比喻忧深难以呼吸。

赏析:
这是一首有感家国兴亡的诗。作者为朝廷中大臣,他行役到此地,看到故室宗庙尽变为禾黍,悲怆不已,彷徨不忍离去。可能他曾对朝政发表过意见,但不被理解,以为他有什么个人企图,所以他感叹说:“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现在国都已东迁洛邑,往事已不堪回首,他只能对天浩叹:“悠悠苍天,此何人哉?”苍天啊苍天!这种状况是谁造成的呢?这明明是因为周幽王的暴虐无道,政治腐败,才导致狄人入侵,西周覆灭。但诗人是周朝大臣,不便直说,就用反问句委婉地说出来。《毛诗序》说:“《黍离》,闵宗周(西周)也。周大夫行役,至于宗周,过故宗庙宫室,尽为禾黍,闵周室之颠覆,彷徨不忍去,而作是诗也。”较符合诗意。此诗主要特点,就是用重叠的字句,回环反复地吟唱,表现绵绵不尽的故国之思和凄怆无已之心。正如方玉润评论:“三章只换六字,而一往情深,低徊无限。此专以描摹虚神擅长,凭吊诗中绝唱也。”(《诗经原始》)此诗历代流传,影响很大,后世文人写怀古诗,也往往沿袭其音调。“黍离”一词成了人们感叹亡国触景生情常用的典故。
(王秀梅 译注)
(南开大学文学院整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入学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滚动|柠檬大学 ( 京ICP备13050917号-2 )

GMT+8, 2025-8-12 11:18 , Processed in 0.03694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