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入学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40|回复: 0

全国人大代表李飚:在现有体系内成立服务民营科技企业专职机构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1-12-9 14:46: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全国两会召开之际,围绕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建设、政策支持、人才培养等一系列问题,全国人大代表,海特集团董事长李飚接受了《中国企业报》记者专访。海特集团是我国民营航空综合技术服务与高端芯片设计制造领域的领航企业,作为一家以科技及创新为生存根本的民营企业,对基层科技创新环境感受一般较为敏锐。


完善健全科技支持体系


对于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科技方面的自立自强是根本支撑。在“十三五”期间,国家政策支持了应用科学。如今中美技术脱钩,要想在科技领域实现自主可控,完成“十四五”建设现代化强国目标,其核心要义是要在核心科技方面实现自主可控发展,且技术供应链完整安全。


在此背景下,李飚认为,国家在支持科技装备发展和建立技术供应链完整安全以及基础科学体系建设方面要特别重视,并加大力度。发达国家卡的是我们的底层技术,这些方面要想发展必须有投入。科技应用“赚钱快”,但科学研究和技术研发需要长时间的投入大资金,技术研究成功后是整个社会进步的财富。民营科技企业虽有高科技人才但往往资金有限。他建议把具有科研能力的企业组织起来,把科研选题和经费发放给他们,定专项,给予专门支持。除此之外,李飚表示,发展科技事业,可以像脱贫攻坚、城市规划建设那样,形成并健全体系,将有能力的民营企业纳入系统中,有的放矢、科学规划、高效推进。


“对一些做基础研究,且需要长期投资的企业,应该给他们提供体制机制及生态的保障,经信和发改部门可以每年为其发放一定的研究项目并给予经费扶持。目前,科技创新项目评审方面的一些做法也亟待优化,哪些企业是真正有实力的,哪些科技创新项目是真正有价值的,这些都要进行筛选和梳理,经费有限,可以不搞‘大水漫灌’。要‘精准滴灌’,覆盖广大的民营科技企业。”李飚说。




尤其是对于民营企业,李飚认为,应该把科技创新方面的项目和支持单独规划出来,使得“滴灌”更平等,效果最大化。鉴于此,李飚建议国家成立一个推动创新和技术发展的专门的机构,纳入正式编制中,给予专门的财政和经费,为民营企业及科技人员提供更好的服务和更大的支持。通过体制机制的创新,为企业科研人员提供更多的鼓励和表彰的通道,激发企业家的创新热情。


目前,我国民营企业在前沿科技研究方面已经有了很多突破,这要归功于党和国家的重视和中国企业发展质量的提升,但是,在推动企业创新方面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对于民营科技工作者,效率与生存直接相关。因此,可以简化项目评估程序,避免层层审批,提高效率。”李飚说。


民营科技企业发展需要好政策和好环境


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民营企业又是企业创新的主力军。据相关数据显示,民营企业中的高新技术企业占全国高新技术企业的比重超过70%,仅就发明专利一项,民营企业的贡献率就超过了75%。因此,政策支持与公平的机遇环境,对于民营企业创新及我国科技发展至关重要。


李飚认为,民营企业因务实、创新和灵活的管理制度,符合科学机制,最适合创新发展,国家将民营企业纳入科技创新的“大盘子”里,是加快在“十四五”时期建设“现代化强国”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现在我们的企业感受特别明显,国家出台了许多支持政策,但民营科技企业不一定能得到,特别是预研、科研、技改等经费方面。”李飚说。


为此,他建议通过专门的机构将民营企业和民间科技人员有序地组织起来,一方面彰显其重视性,另一方面也为民间创新提振士气。“改革开放40多年,民营企业科研能力有了极大提升,极具实力。打造科技强国,这是不可忽视的力量,应当把这股力量纳入科技创新的制度系统中,一起规划、扶持,无论是在应用科学方面,还是科研方面,都要把这股力量组织起来。”李飚说。


近年来,民营企业在科技方面填补市场需求的同时,也为国家强大作出了巨大贡献。这几年,在光伏、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经费补贴成为核心推动力量,这些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如今在芯片、集成电路等核心科技领域,企业依然是压力和责任的主要承担者。李飚表示,对在核心科技领域“战斗”的民营企业,国家在经费补贴方面应该予以大力支持,激发民营基层科研士气提振企业的信心。


在科技计划管理制度的设计方面,李飚希望能够将真正有科技研发能力的民营企业纳入国家的“盘子”中,对已经纳入清单中的项目,都应予以经费支持,提高行政效率,少搞或不搞重复评审。(记者龚友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入学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滚动|柠檬大学 ( 京ICP备13050917号-2 )

GMT+8, 2025-9-3 01:36 , Processed in 0.04654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