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入学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54|回复: 0

每天喝二两白酒真可以防治新冠肺炎吗?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1-12-9 12:58: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日前,网上发文称,武大中南医院医生乔主任建议每天喝二两白酒防治新冠肺炎。


文中还特别提到,此前,中国江南大学已有研究证明,白酒中除了乙醇,还有酯类、有机酸、酚类化合物、吡嗪灰成分、萜烯类物质等对人体健康有益的有机物。


那么,喝白酒是否真可起到防治新冠肺炎作用?之前,江南大学科研团队对白酒研究的目的何在?又有着哪些发现和成果?1月7日,科技日报记者走访了相关科研专家。


研究目的主要是为提升白酒品质


江南大学酿酒科学与酶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化学会高级会员、著名白酒专家范文来介绍,江南大学科研团队对白酒的成分研究目的,主要是明晰白酒中微量成分组成,研究微量成分产生机理,然后,研究白酒生产中的微生物,看看哪些微生物分别对哪些微量成分产生有贡献。最后,通过改进传统生产工艺,来提升白酒品质。


众所周知,白酒是酒精和水以及微量成分组成的混合物,通常讲的酒精度如46%vol是指100毫升酒中含有46毫升的酒精,微量成分仅仅占整个酒含量的1%~3%。但这1%~3%决定了白酒的香气、口感与风格,故研究白酒微量成分。


如浓香型白酒中的己酸乙酯是一种微量成分,但它是浓香型白酒的主体香气,没有己酸乙酯,这个酒就不是浓香型白酒。这个己酸乙酯是己酸与乙醇反应的产物,乙醇是酒发酵的主要产物,而己酸却来源于窖泥中的一类微生物。且己酸与乙醇的反应,不是化学反应,是酶反应,是微生物的反应。因此,通过改进工艺,现在的浓香型白酒品质得到极大提高。


记者了解到,白酒微量成分研究始于二十世纪五十至六十年代,当时使用纸上层析技术;1960年代开始使用气相色谱技术研究白酒微量成分;到1990年代应用更先进的气相色谱-质谱技术开展研究工作。


2000年以来,江南大学白酒研究团队开始使用国际上最先进的仪器、方法、思路来剖析白酒微量香气成分。目前,微量成分发现的数量已经从原来的20种左右,发展到现在的700多种,还有暂不能定性的未知化合物在700~800种,这些化合物包括酯类、醇类、酸类、醛类、酮类、芳香族化合物、酚类化合物、吡嗪类化合物、吡啶类化合物、含硫化合物、萜烯类化合物、氨基酸、多肽、脂肽等等。


“这些化合物大部分是呈香与呈味化合物,少量化合物可能是功能因子。”范文来说。


白酒“功效”这一说法并不严谨


白酒中的化合物是否有功效?范文来说:“特别是体内功效到目前为止科学研究较少,大部分研究性文章报道是解析到一个化合物,然后查阅国际文献,国际上证明这个化合物有功效,然后,就认为该化合物有功效。”


范文来认为,其实,现在网上的“白酒功效”这一说法并不严谨,准确地讲是“功能因子”。


范文来告诉记者:酒中的功能因子是否有功能,需要进行体外与体内试验证明。从目前的研究看,主要是查阅国外文献,国内自己做体外试验的鲜见报道;而国内外进行体内试验或模拟胃肠试验的报道更是凤毛麟角。


因此,白酒中的功能成分如萜烯、四甲基吡嗪更多的报道是依据国外体外试验结果而来。


“江南大学白酒研究团队从来没有讲过诸如喝一杯白酒相当于吃了七十二味中药之类的说法,当然,更没有讲过喝白酒可防治新冠肺炎之类的言论。”范文来说。


范文来介绍,在体外,医学上用于消毒的70%~75%的酒精可以用来杀灭新冠病毒。但事实上,常见白酒根本达不到这个酒精度。因此,即使在体外也不应该用白酒来进行消毒。更何况国际上还没有研究证明喝白酒可能防治新冠肺炎或杀灭新冠病毒的报道。(科技记者过国忠 通讯员陆敏芝 张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入学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滚动|柠檬大学 ( 京ICP备13050917号-2 )

GMT+8, 2025-9-6 18:16 , Processed in 0.05125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