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入学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05|回复: 0

伪创新,闹剧式“表演”该收场了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1-12-9 12:52: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伪创新屡屡粉墨登场,根子在一些人“挣快钱”的思想作祟。相比真创新的高投入、耗时耗力,复制已有模式、稍加变通,或者炒作伪概念,投入更低、来钱更快。而监管的滞后或缺失,也给了一些人钻空子的机会。


在舆论的诧异和声讨中,彩礼贷、墓地贷不出意外地迅速被叫停,以闹剧收场。据《工人日报》等多家媒体报道,3月18日,云南昆明一陵园推出“不需要抵押”的墓地按揭贷被叫停;同日,九江银行发布致歉声明,表示取消之前推出的彩礼贷,并对责任人给予处分。


彩礼贷、墓地贷,类似“奇葩贷”的合法合理性何在?金融产品创新的边界何在?公众对类似游走于法律边缘、有悖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奇葩贷”,纷纷表示不满与质疑。


彩礼贷、墓地贷,表面上看是银行拓宽消费贷应用场景、满足特定人群金融需求的创新,实质上则是典型的伪创新。


银保监会曾给出衡量金融创新合理性的基本标准——是否有利于支持实体经济,是否有利于防范金融风险,是否有利于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对照看,彩礼贷、墓地贷无疑谈不上支持实体经济,某种程度上会鼓励“天价彩礼”“天价墓”等不良风气,而过度营销则可能诱导消费者过度负债,不利于防范金融风险。


类似伪创新的身影,近来不时出没于我们周边,包括某些以“高科技”名义,热炒伪概念。比如,在很多人还没搞清楚量子技术的时候,“量子护肤”“量子项链”“量子眼镜”等量子概念日用品充斥电商平台。很快,专家啪啪“打脸”这些商品:目前量子科技研究主要集中在量子通信、量子计算和量子精密测量等领域,应用到百姓生活可能还要数年之后。当下所谓“量子+生活”产品,几乎都是骗人的。


这些伪创新产品大多披着光鲜的外衣,针对特定消费群体的需求,精准下套。比如,借款、嫩肤、黑发是某些人群的刚需,在巨大的国内市场和庞大的消费者人群中,针对这些刚需上演的骗钱闹剧总会不时上演,而不幸的是它们也总能找到一些“交学费”的人。


类似伪创新的闹剧,尽管只是活跃在个别领域或地方,总体规模和体量不算很大,但我们依然有必要警惕其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以金融产品为例,贷款产品的创新理当守住底线和“良心”,不能折损淳朴的民俗民风和社会主流价值观。


打击伪创新、防止被忽悠,需要社会各界一道努力。监管要与时俱进,快速反应,正如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要求,“确保金融创新在审慎监管的前提下进行”。此外,一旦发现有类似闹剧上演,相关各方应配合监管部门,及时揭穿闹剧、骗局的真面目,规范相关市场秩序。


无论是金融领域,还是其他领域,创新都应该得到鼓励,但创新必须坚守一个基本前提和价值取向——守正。无视社会效益的创新注定难以走远、走稳。与此同时,有必要强调,各方应该多给真正的创新提供展示的舞台,让创新背后的汗水被人们看到,让创新的价值得到最大化实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入学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滚动|柠檬大学 ( 京ICP备13050917号-2 )

GMT+8, 2025-9-6 22:09 , Processed in 0.033595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