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入学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04|回复: 0

四川攀枝花:“三线精神”铸就钢铁史诗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1-12-9 12:34: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春暖花开的4月,四川省攀枝花三线大道北段繁花似锦,一抹抹紫色的花包围着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令人一见之下,只觉灿烂而耀眼,不禁回想起那场声势浩大的三线建设。




四川省是三线建设的重中之重。1965年,三线建设以攀枝花大型钢铁建设拉开序幕。攀枝花钢铁基地建设是三线建设第一阶段各方面倾注力量最多的重点项目,也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独立自主进行的第一个特大型钢铁建设项目。


有党史专家认为,三线建设使四川省成了中国内陆腹地的一个重要国防科技工业和科研基地,奠定了四川省工业发展的基本格局,推进了四川省基础设施发生质的改观,带动了四川全省许多贫穷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


增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底气”


新中国成立后,国际形势日益严峻复杂。1964年夏,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三线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


“三线建设是以备战为核心、以国防经济建设为中心、以调整东西部工业布局为重点,在国民经济还相当困难的前提下,在我国中西部地区开展的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交通等基本建设。”中国三线建设研究会副秘书长、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副馆长张鸿春说。


他说,三线建设改变了四川省的经济结构,经济支柱由传统的农业转变为工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增强了社会经济发展的“硬度”,尤其是集中、系统地解决了长期以来存在的“蜀道难”等大交通系列问题,迅速崛起形成了以攀枝花为代表的大量特色工业城市,全面缩小了西部地区与沿海一线地区的差距。




三线建设重点项目是“两基一线”,两基是指重庆常规兵器生产基地和攀枝花钢铁工业基地,一线是指成昆铁路,而攀枝花钢铁工业基地又是其中的关键。就四川省来说,除攀枝花钢铁基地外,还有绵阳长虹机器厂、成都飞机制造厂等,及中国物理研究院等一批科研院所。


“三线建设也加快了绵阳电子工业建厂速度,大批绵阳电子工业骨干企业相继建立,军工电子企业生产能力、生产水平和生产规模进一步得到加强、提高和扩大,为绵阳电子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中共绵阳市委党史研究室的工作人员段雯说,三线建设在绵阳建成了40多个以国防科技为主的企业单位和科研院所,形成了独立完整、门类齐全的交通能源、基础工业及国防工业体系。


峡与谷“眼中”开启建设“加速度”的攀枝花


如今的攀枝花,既是“一朵花”,又是“数条峡”。这座城市位于川南、滇北交界处,距四川省“南极点”一步之遥。此外,安宁河、大河、三源河等众多河流像毛细血管那般,穿梭在攀枝花周围山地之间,沿途塑造了众多的“峡与谷”。


这些“峡与谷”是历史的“见证人”。1965年之前的攀枝花据说只有“七户人家一棵树”。这样一个人烟稀少的地方,从这一年2月开始,因三线建设成了新中国首个资源开发特区。


全国各地的矿业专家、热血青年,纷纷奔赴这个深居峡谷的幽僻之地。从此之后,这里也不断创造“攀枝花速度”:1965年攀枝花钢铁基地开始建设,1970年炼出第一炉铁,1971年炼出第一炉钢,1974年造出第一批钢材……


“攀枝花建设速度快、建设质量好,而且投入产出的效益显著,是我国三线建设中最有成效的工程之一。完全可以说,‘一部攀枝花开发建设史、半部中国三线建设史’,攀枝花开发建设史是中国三线建设史的光辉缩影。”张鸿春说。


曾经,三线建设者们从繁华的城市来到了深山腹地,三线建设自此也铸就了一种“三线精神”——“白天杠杠压,晚上压杠杠”“三块石头架口锅,帐篷搭在山窝窝”……


“产生于社会主义建设初期,以‘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三线精神’,承载了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共和国领袖的雄心壮志,承继了红船精神‘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精神内核,是我们党红色基因谱系的重要一环,续写了中华民族精神的爱国主义篇章。”张鸿春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入学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滚动|柠檬大学 ( 京ICP备13050917号-2 )

GMT+8, 2025-9-10 23:20 , Processed in 0.04470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