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入学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85|回复: 0

钱学森鼓励发展量子科技珍贵手稿首次公开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1-12-9 11:53: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近日来信及所附材料都收到。我很同意您说的我国应统一组织全国力量攻克量子信息系统的技术问题……”这是1998年3月20日,钱学森给郭光灿的回信内容。最近,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下简称“中科大”)教授郭光灿在整理旧物时,这封回信勾起了他的许多回忆。






“钱老写这封回信的时候已经病倒了”


20世纪90年代,当量子信息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在国际学术界悄然萌芽时,郭光灿就敏锐地意识到,这是极富有生命力的崭新发展方向,是中国可能在国际学术界占据一席之地的大好机遇。当时,这个新领域尚未受到关注,他果断地选择“量子编码”作为切入点开展基础研究,并将团队全部力量投入进去。


“香山科学会议可以说是国内一个针对科技基础前沿的最高论坛,能让国内学者了解最新动态。”为了让会议产生最大的影响力,郭光灿抱着试一试的想法,给钱学森写了一封信。他在信中建议,中国应以搞“两弹一星”的精神来推动量子信息的发展,以抢占先机,并请钱老出任量子信息香山科学会议的主席。


“当时年轻,冒冒失失地就给钱老写信。其实我那时候对他不了解,只知道他是学校力学系的主任,不是很熟,没想到钱老忍着病痛,认认真真地写了回信。”回忆起往事,如今即将进入耄耋之年的郭光灿仍然十分感动。


“后来,得知钱老回这封信的时候他已经生病了,我非常内疚。”郭光灿回忆,当时,除了信件之外,他还给钱老寄了量子信息发展的资料。后来听说钱老虽然没有出席会议,却让国防科技大学调研了量子计算机发展状况,估计这与自己向钱老介绍量子计算发展情况有关。


后来,中国光学事业的开创者王大珩先生了解情况后,认为这是个具有战略性的倡议,非常看好这个新兴领域的前景,欣然答应做量子信息香山会议的主席。“这次会议开得非常成功,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郭光灿说。


将把这封信捐赠给中科大校史馆


郭光灿一直深耕于量子科技领域,他创建了我国第一个量子信息实验室,带领团队提出“量子避错编码原理”“量子概率克隆原理”,成功研制国内首个光纤量子密钥系统,发明“量子路由器”,建成世界首个量子政务网络……钱学森的这封回信,一直在潜移默化地激励着他,在量子科技领域不断取得新的突破。


1970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迁合肥办学,郭光灿也从北京来到合肥。“我在上世纪70年代就到合肥了,可以说随着合肥城市一同成长。”提到这些年对合肥的感受,郭光灿打开了话匣子。“以前,合肥客客气气把我们当客人来招待。最近这十几年,合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感受到合肥越来越重视科技发展,合肥已经成为一块科学研究的优质土壤。”


“我已经快80岁,很快要退到后面去了。目前团队的发展让我非常放心,优秀人才前赴后继,科研有了人才保障。”提到人才培养,郭光灿十分欣慰。“大树底下好乘凉,大树底下不长草。”这是郭光灿常挂在嘴边的话,以此激励和告诫他的学生,“我要让他们自己开展独立的研究,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实事求是搞科研。”


郭光灿表示,他将找一个合适的时机,把钱学森的这封珍贵回信捐赠给中科大校史馆,让更多的年轻人在老一辈科学家精神的鼓舞下,积极投身于建设科技强国的伟大事业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入学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滚动|柠檬大学 ( 京ICP备13050917号-2 )

GMT+8, 2025-9-13 01:47 , Processed in 0.03808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