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9年 年仅23岁的他 获美国卡内基理工学院博士学位 博士论文《框架结构的次应力》中的创见 被称为“茅氏定律” 1920年 他回到祖国 先后在多所大学执教 1933年3月 他开始主持建造钱塘江桥 钱塘江水文地质条件极为复杂 素有“钱塘江上架桥——办不到”的谚语 建桥的同时 还有空袭不断的日军飞机 面对生死考验和巨大压力 他毫不退缩 创造性地发明了 “射水法”“沉箱法”和“浮运法” 成功解决了打桩、建墩和架梁等各种难题 并为中国培养了最早一批优秀的桥梁专家 1937年9月26日清晨4时 一列满载抗日军火物资的火车 从大桥上驶过钱塘江 这是中国第一座自行设计和建造的 双层铁路、公路两用桥 全长1453米,宽9.1米,高7.1米 是我国第一座现代化大桥 被誉为中国近代桥梁建设史上的里程碑 1937年12月23日 他接到密令 为抗战炸掉通车仅89天的钱塘江大桥 直到抗战胜利后才又将大桥修复完成 如今 建成84年的钱塘江大桥仍正常安全通车 新中国成立后 他又主持修建了长江第一座大桥 武汉长江大桥 晚年,他竭尽所能开展科普工作 主持编写了《中国古桥技术史》等专著 为我国桥梁建设和科技教育事业 作出了杰出贡献 经历中国20世纪上半叶的风云际会 他深刻认识到 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66岁时,他郑重提出了入党申请 但他遵照党组织 “留在党外工作,对国家、对党更有利”的建议 在党外积极为党工作 1985年 年近90岁的他觉得不能再等了 经过深思熟虑 他又正式写了一份入党申请书 他说 “我已年逾九十 能为党工作之日日短 而要求入党之殷切希望与日俱增 为此 特再次提出申请 我愿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 1987年,10月12日,91岁时 他被批准加入中国共产党 实现了一生所愿 为纪念这位中国现代桥梁之父 1997年1月9日 在他诞辰101周年这一天 国家天文台将一颗新发现的小行星 以他的名字永久命名 他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 茅以升 198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
联系我们|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滚动|柠檬大学 ( 京ICP备13050917号-2 )
GMT+8, 2025-8-28 07:12 , Processed in 0.06483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