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色轻浅唱柳情
梦里江南总是小桥流水,更少不了那依依多情的杨柳。碧水清泠,银波粼粼,倒映着河畔伫立的温婉丽人,着一身或鹅黄或水绿长裙,簪花碧玉。素手轻拂新翠的垂柳,或蹙眉沉思,或笑颜明媚,大约都是一处醉人的风景。诗人喜欢将春时垂柳称之为“烟柳”,只一词素雅可见一斑。若渲之于纸上,则是一团或深或浅的绿色,不见枝叶却韵味长远。时值阳春三月,冰薄杏浅。北方的春总是姗姗迟来,匆匆又去。说是阳春,去总带着一些冷人的寒气。怜爱杏花,闹上枝头,过浅近白的粉色,添得一些暖意,引得人不断注目观瞧。虽喜,却总是在枝头微微绕着些许遗憾,似是少些什么。直到望见路旁河边墙外,那一抹青翠的色彩,才觉得偶然窥见的的春色,竟铺天盖地地迎面而来。一扫前面的遗憾,心顿时觉得充实了。北方的柳虽不似南国柳的温柔多情,但却枝枝独立,更显生机蓬勃,春意盎然。
送别之时,古人总喜欢折柳相赠。因“柳”字与留谐音相近,借以表达一种寄托。“柳条折断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如线如丝正牵恨,王孙归路一何遥。”柳被赋予万千愁绪,也使其更显多情。
笔者生于北方,对于南国风景自是艳羡不已,却更爱北方的旱柳,若将垂柳喻为临江照影的清丽伊人,那旱柳便如飒爽英姿的侠女。 三分柔情,七份侠气。旱柳不只能倚水偏安,顾影多情,更多的时候,却是立于贫瘠,立于狭隘,不待人怜。北方的早春,仍旧清冷荒凉之时,房前屋后水畔路旁。旱柳芽苞之中,隐藏了一个冬天的生机,便在第一缕春风吹过之时,轰轰烈烈的爆炸开来。以第一抹绿色宣告春的来临。
三分劲直,七分韧性。过刚易折,即使挺直如松柏也不免伤痛。旱柳虽较之于垂柳少了一分柔情,却韧性不减。根根侠骨中,亦刚亦柔,保留着英气却也不失弯而不折的睿智,以一个弧度,诠释着生命的坚强。 旱柳是热爱生命的。 “垂绿叶而云布,扬零花而雪飞”暮春时节,飞扬的柳絮,如数九寒天的大雪,纷纷扬扬。以一种磅礴的气势,震撼着人心。这是一场生命的抗争。包含在绵绵飞絮中的细小种子,象征着一种希望,随风飘动,或置于院中角落,或置于野外路旁,或置于水塘河边,都会狠狠地扎根泥土中,灿烂生长。
“惟尺断而能植兮,信永贞而可羡”柳可以尺断更生。一尺一尺的折枝断开,插入泥土中,就会长成一株新柳。这真是生命的伟大奇迹。每思及此处,感叹奇妙的生命之余,我总有一种切肤之痛,仿佛连心都一寸寸的断开。树若有灵,这会是怎样一种痛,又是多么坚强的心性才能忍受住,以这种惨烈的方式延续生命。柳总给人柔弱的感觉,不似松柏长青,槭枫炫丽。却从尺断一词足见其外柔内刚的坚强。
笔者的童年,多于柳树密不可分。“一笼金线拂弯桥,几被儿童损细腰。”这株绿色的精灵,给孩童时期的我,增添了无限乐趣,得余闲时,呼朋引伴,或三四者同行,或七八者结伴。戏于河岸田垄间。折柳条弯曲为冠,不饰芳菲,只这鹅黄的枝,嫩绿的叶,戴在头上,添得几许闲趣的春意。或折壮枝,韧且直者,粗粗修饰,以为剑。握之于掌中,仿若真的仗剑恩仇,侠气纵生。或将粗细适当的柳皮,环切整体剥下,制成柳哨。长一声,短一声地吹起,不成曲调,却清脆嘹亮,回荡在天地之间,声声不绝。
现在的世界忙碌而喧嚣,少了原来那份安宁与悠然。幸而还有这柳线丝丝缠绕,将越来越迷失的心,牵回那片宁静的翠色之中。丝柳轻扬,微风拂面,恰似那娇柔的人儿轻轻地抚摸着脸庞。忽近忽远,俏皮嬉戏。直至凉意袭来,恍如隔世。而这份独特的韵味,早已深入骨髓,挥之不去……
浅晴596099081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