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入学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102|回复: 0

诗意的栖居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7 16: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到了冬天,就没人去那里了;风吹的很大声,夹杂着雪粒,撞击着玻璃门窗。所以隔着窗子的世界并不那么安静,于是走出去,到避风的森林里,却踩着积雪覆盖的落叶,嘎吱嘎嗞的响,彼时却觉得是安静的。有时候即便有声音出现,我们仍能体味到一种安静,所以安静是相对存在的,散发着自我的味道。在这种带着自我味道的安静中,风景出现了,像画面。有顺序,有节奏,轻重缓急,有饱满的层次,有隐藏着自我意识的规律性。
       风景的出现,带来了对其赞美和解释的需求,于是在人类中产生了诗人和哲学家。哲学家提供了基础,下了定义;诗人堂而皇之的想象,星空天马。在这解释和赞美中,美出现了。随着美的出现,愈多的人走出门,去寻找风景——那些被赞美的,以及被定义的;却忽略了自我意识的安静的前提。所以被哲学家定义和解释的被诗人赞美的风景便成了几近约定俗成的美的化身。于是随了行人的增多,旅行和旅游便顺其自然的产生了。  
       旅行在某种层面上可以理解为是寻找和发现美;而旅游则趋于简单的欣赏。再后来,随着旅行和旅游的出现以及发展,真正的诗人消失了,真正的哲学家也消失了,曾驻扎在他们心底的安静也消失了。而伪诗人和伪哲学家随了这发展,应运而生。再没有风景是安静的了,而没有了带着强烈自我意识的相对存在的安静,风景是否还是风景,再没有人能真正的定义和解释。剩下的定义和赞美,不过是言之凿凿,煞有介事;趋之若鹜前仆后继。于是,风景被别有用心的人加以利用,成为赚钱的资本。随了这般,风景变得嘈杂而世俗,好像每个出门行走的人都很骄傲然,然而他们怎能玩味那许久以前相对存在带着自我意识的安静呢,那种趋于安宁和谐的静是不会根植在他们心里的。
       真正的风景在心无旁鹜者的心里,在摒弃世俗嘈杂的少数中少数的人的心底,唯有心底根植安宁和谐的人,尚能玩味体悟些许一丝的风景,他们名此曰,诗意的栖居。                                                                                                                     笔名: 少白    qq:59587273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入学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滚动|柠檬大学 ( 京ICP备13050917号-2 )

GMT+8, 2025-8-16 12:22 , Processed in 0.034133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