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入学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24|回复: 0

有没有关于猺人的研究论著?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3-5-22 17:56: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有没有关于猺人的研究论著?
提问者:
------
null回答:
关“猺人”研究的文献较少,为您检索了“清华同方全文期刊数据库”,找到3篇相关文献,在此推荐给您:
1、试论明清粤闽畲民文献源流——从《猺民纪略》“中兽立毙”之类描述谈起
【作者】 谢重光; 邹文清;  
【单位】 嘉应学院客家研究院;
【出处】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 04期  
【摘要】 本文以清范绍质《猺民纪略》为引子,梳理了明清福建漳汀、广东潮惠四地方志有关猺人、畲客(即今畲族先民)"概写"的文献源流,得出"漳汀文献主源于惠潮",且"漳主源于惠,汀主源于潮",四地内部又前后相袭的结论,指出后世援引此类文献论证问题时的局限性。
2、论唐鉴“猺亦人也”的民族观
【作者】 李陵
【单位】 广东药学院人文社科部;
【出处】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8年 09期  
【摘要】 瑶族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古老而又苦难的民族,主要聚居于桂、湘、粤等省。道光年间,晚清著名的理学家唐鉴曾两次出守广西平乐府。他深入瑶疆,对瑶民苦难遭遇感同身受,深为同情。他不仅提出"猺亦人也",主张平等对待瑶民,且在瑶区创办瑶学,促进瑶族地区文教事业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瑶山的开发与进步。
3、国家认同与土客冲突——明清时期赣南的族群关系
【作者】 黄志繁;
【单位】 中山大学历史系 广东; 510275;
【出处】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 04期   
【摘要】 明代的“寄庄人户”、清初已入籍的“流民”与土著的冲突构成了明清时期赣南族群冲突的主线,而前者与“化外”的“畲”、“猺”等人群最本质的差别乃是他们都被纳入了“国家”统治体系。因此,可以认为,流民与土著产生冲突并形成各自心理认同的前提是,流民接受“国家”统治,开始具有与土著同样的国家认同意识。
希望上述信息对您能有所帮助!
回答时间:2012-11-14 16:19:09
关键词:猺人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入学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滚动|柠檬大学 ( 京ICP备13050917号-2 )

GMT+8, 2025-9-11 13:54 , Processed in 0.04868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