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入学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41|回复: 0

《论语》中英文版 第一章 学而篇(14)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3-5-5 20:53: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论语》中英文版
第一章 学而篇(14)
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The Master said, "He who aims to be a man of complete virtue in his food does not seek to gratify his appetite, nor in his dwelling place does he seek the appliances of ease; he is earnest in what he is doing, and careful in his speech; he frequents the company of men of principle that he may be rectified - such a person may be said indeed to love to learn."
【原文】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①,敏于事而慎于言②,就有道而正焉③,可谓好学也已④。”
【今译】
孔子说:“君子饮食不要求丰满,居处不要求舒适,办事敏捷,说话谨慎,接近有道德的人改正缺点错误,这样的人可以说是爱好学习了。”
【注释】
①安:安适、安逸。②敏:敏捷。慎:谨慎。③就:靠近、接近。正:匡正、纠正。④也已:复合语气词连用,表示肯定。
【评点】
好学与否,不是方法问题,而是态度问题,是一种精神。
    孔子的社会心理期望是:君子是人生的崇高境界,体现高尚的道德情操和风范。孔子倡导人们追求君子境界,构建了君子道德教育、修养论,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是孔子对中华民族的一大贡献。
    孔子认为:君子不应当注重物质生活的安适,不应当把个人物质利益、物质享受看得比对人格、学问的追求还重。如果树立了行“道”的志向、理想,就不应当因为衣食住不如别人而感到羞愧。
    “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是少说多做,不夸夸其谈,要脚踏实地,认真按既定目标去实行。“慎言”就是要基于“自我意识”控制言谈。孔子主张“非礼勿言”,就是君子说话要慎重考虑是否合乎礼。孔子为人实在,注重务实,他希望弟子们也能这样。这句话的重点在“敏于事”,渗透着孔子的实践哲学精神。
    “慎言敏事”这一君子言行原则,在中国历史上,对于中华民族心理、性格的形成和发展,影响至深至远。
好学者无常师,但必有师,必须随时随地主动向有道者求教,以检查自己所学所做之是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入学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滚动|柠檬大学 ( 京ICP备13050917号-2 )

GMT+8, 2025-8-27 17:48 , Processed in 0.042114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