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英文版
第二章 为政篇(22)
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
The Master said, "I do not know how a man without truthfulness is to get on. How can a large carriage be made to go without the crossbar for yoking the oxen to, or a small carriage without the arrangement for yoking the horses?"
【原文】
子曰:“人而无信①,不知其可也。大车无②,小车无軏③,其何以行之哉④?”
【今译】
孔子说:“做人不讲信用,不知道他怎么可以立身处世。好像大车上没有安装横木的軏,小车上没有安装横木的輗,(牲口套不了)车靠什么行走呢?”
【注释】
①而:顺接连词。信:信誉,信用。
②(ní):车辕前横木两端的木销(榫头)。
③軏(yuè):牛轭(è)搁在牛颈上地曲木。
④何以:介词宾语前置,用什么,靠什么。
【评点】
作为孔子教育内容之一的“信”,就是要求要诚实,与人交往不说假话,办事守信用,讲信誉。
在社会公共关系中,一个人是否能被人信任,其结果是能否被人任用。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一般敬佩那些有诚实品德的人,并愿与他们交往。他们言而有信,托他们办事放心,没有后顾之忧。在工作中,具有诚实品德的人责任心强,办事认真,不贻误工作,更不轻许诺言和编造“事实”,不在人与人之间搬弄是非,所以受到同事和领导的好评和欢迎。正因为如此,具有诚实品德的人容易被人任用。孔子以反喻说明诚实守信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离开诚实守信,一个人就寸步难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