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入学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08|回复: 0

《论语》中英文版 第四章 里仁篇(24)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3-5-5 20:42: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论语》中英文版
第四章 里仁篇(24)
子曰:“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
The Master said, "The superior man wishes to be slow in his speech and earnest in his conduct."
【原文】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①。”
                  
【今译】
孔子说:“君子要说话谨慎,做事敏捷。”
【注释】
①讷(nè):语言迟钝,不善于表达。
【评点】
    孔子主张少说多做,不夸夸其谈,要脚踏实地,认真地按既定目标去实行。孔子为人实在,注重务实,他希望弟子们也能这样。“讷于言而敏于行”的君子人格期望,重点在“敏于行”,渗透着孔子的实践哲学精神。为什么君子要“讷于言敏于事”?因为孔子是厌恶、反对“巧言”,他认为花言巧语是假意虚情,是足以败坏社会道德风气。孔子所重在行不在言。孔子被称为古典实践哲学家、力行哲学家。他认为道德的特点是离不开行,言行不一的人,言不信、行不果的人,不能算是有道德的人。慎言可避免失礼和灾祸。这首先缘于孔子的主观体验。孔子有时因说话太直,欠谨慎,有过“失人”、“失言”的情况,得罪过一些人,为此曾付出了吃苦头的代价。
    敏于行而谨于言,是儒家的一贯主张,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之一。之所以如此要求,是因为言语后面跟着责任,跟着利害关系。“一诺千金”,这是责任:“祸从口出”,这是利害关系。言为心声,社会正是通过言语来观察一个人的。只有言必信、行必果,才能立于社会,赢得他人的尊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入学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滚动|柠檬大学 ( 京ICP备13050917号-2 )

GMT+8, 2025-8-27 05:37 , Processed in 0.035577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