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英文版
第四章 里仁篇(22)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之不逮也。”
The Master said, "The reason why the ancients did not readily give utterance to their words, was that they feared lest their actions should not come up to them."
【原文】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今译】
孔子说:“古代的人,言语不轻易出口,就是怕以自身的行动做不到为可耻。”
【注释】
古者:古代的人。耻:“以……为可耻”,意动用法。躬:身体,此指自身的行动。逮(dài):及,赶上。
【评点】
孔子经常感叹“今不如昔”,多数场合是感慨古时候许多好的德行已经泯灭。孔子在人的行为上,非常强调谨慎,就言行关系来说,两者不一是违背仁和信的。
一个人知耻,就会约束自己去走正道。“知耻”是一个人的重要品格。言过其实是可耻的,因为一则难取他人信任,二则招致人身羞辱,其根本则在于没有实事求是的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