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英文版 第六章 雍也篇(3)
《论语》中英文版第六章 雍也篇(3)
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未聞好學者也。”
The Duke Ai asked which of the disciples loved to learn. Confucius replied to him, "There was Yan Hui; HE loved to learn. He did not transfer his anger; he did not repeat a fault. Unfortunately, his appointed time was short and he died; and now there is not such another. I have not yet heard of any one who loves to learn as he did."
【原文】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①?”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②,不贰过③。不幸,短命死矣④。今也则亡⑤,未闻好学者也。”
【今译】
鲁哀公问:“你的学生中谁是爱好学习的呢?”孔子回答:“有一个叫颜回的,爱好学习。他从不拿别人出气,不重犯同样的过错。却不幸短命死了。现在没有这样的人,没有听到过好学的人。”
【注释】
①弟子:学生或徒弟。孰:谁,哪一个。
②迁怒:指自己不如意时,对别人发火生气。迁:转移。
③不贰过:不犯同样的错误。贰:二,再一次,重复。
④短命:古代三十岁以前死去称短命。颜回死去是31岁,故孔子称其短命。
⑤亡(wú):通“无”,没有。
【评点】
儒家讲的学习不是一般的知识的学习,而是学习如何做人。颜回是孔子最欣赏的学生,颜回的好学给孔子最深的印象就是“不迁怒”和“不贰过”,实际上这不过是颜回的仁德,然而在孔子看来仁德便是好学。在整个《论语》中,颜回是好学的典型,但他的好学主要表现为执着、忘我、甘于清贫以及自得其乐的德性。颜回的好学在很大程度上是学习做一个伟大的人。在儒家看来,人不是自然而然地就成为一个人的,而是通过学习把圣贤积淀下来的优秀文化内化为自己的生命意志,才能真正成为一个人。儒家并不关心人的存在的事实情况,只关心人的存在的理想状况,那就是成圣成贤。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