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仙 发表于 2013-5-5 20:28:43

《论语》中英文版 第六章 雍也篇(4)

《论语》中英文版
第六章 雍也篇(4)
子華使於齊,冉子為其母請粟。子曰:“與之釜。”請益。曰:“與之庾。”冉子與之粟五秉。子曰:“赤之適齊也,乘肥馬,衣輕裘。吾聞之也,君子周急不繼富。”
Zi Hua being employed on a mission to Qi, the disciple Ran requested grain for his mother. The Master said, "Give her a fu." Ran requested more. "Give her an yu," said the Master. Ran gave her five bing. The Master said, "When Chi was proceeding to Qi, he had fat horses to his carriage, and wore light furs. I have heard that a superior man helps the distressed, but does not add to the wealth of the rich."
【原文】
子华使于齐①,冉子为其母请粟②,子曰:“与之釜③。”请益④,曰:“与之庾⑤。”冉子与子粟五秉⑥。
子曰:“赤之适齐也⑦,乘肥马⑧,衣轻裘⑨,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济富⑩。”
                  
【今译】
公西赤出使到齐国去,冉有替他母亲请求发给安家小米。孔子说:“给他一釜(6斗4升)。”冉求请求增加些。孔子说:“再给他一庾(2斗4升)。”冉求却给了她一秉(16石)。
孔子说:“公西赤到齐国去,坐着由肥马拉的车,穿着轻暖的皮衣。我听说过:君子只周济贫穷的人,而不能帮助富人更富。”
【注释】
①子华:即公西赤。
②冉子:即冉有。粟(sù):小米。
③釜(fú):古代量词,6斗4升为一釜。
④益:增多。
⑤庾(yú):古代量词,2斗4升为一庾。
⑥秉:古代量词,16斛(hú):为一秉。1斛合10斗,1斗合10升。
⑦适:往,到。
⑧乘肥马:坐着壮马拉的车子。
⑨衣(yì)轻裘:穿着又轻又暖的皮袍子。裘:皮衣。
⑩周急不继富:周济急需的人,不接济富有者。周:同“週”,给,救济。
【评点】
    本章体现孔子“周急不继富”的观点。宋代朱熹说:“乘肥马,衣轻裘,言其富也。周者补不足,继者续有余。”续有余是锦上添花,补不足是雪中送炭。孔子的思想是周济天下穷困不足之人,而不是增益富人。冉有做了锦上添花的事,违背了孔子“周急不济富”的经济思想,受到了孔子的批评。“周急不济富”这种思想的形成是受到社会下层民众的影响,含有平均主义的成分,是其“仁德”思想的表现,在私有制社会有其进步意义。
    公西赤是为孔子出使,还是为鲁国出使?孔子任鲁司寇时,公西赤才十一二岁,这受鲁国之命出使齐国是不可能的。
    鲁昭公25年,鲁昭公因鲁国内乱,昭公逃往齐国,孔子也到齐国,呆了三年多。孔子回国后和齐国上下保持联系是可以想象的。现在公西赤出使齐国,他不向季氏和鲁国要粮,却向孔子请求粮食,这就足以说明公西赤这次是为孔子出使齐国的。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论语》中英文版 第六章 雍也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