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入学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08|回复: 0

《论语》中英文版 第七章 述而篇(2)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3-5-5 20:18: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论语》中英文版
第七章 述而篇(2)
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The Master said, "The silent treasuring up of knowledge; learning without satiety; and instructing others without being wearied - which one of these things belongs to me?"
【原文】
子曰:“默而识之①,学而不厌②,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③?”
                  
【今译】
孔子说:“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努力学习而不满足,教诲别人而不厌倦,这对我来说还有什么呢?”
【注释】
①识(zhī):记住。
②厌:满足。
③何有:有什么。
【评点】
    孔子强调学习的目的在于领会知识,运用知识,而不在于炫耀自己博学多识,所以他主张默默地牢记所学的知识,这是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前提。要当好先生,先要当好学生,孔子深知学习对已经为人师的自己有同样重要的意义。所以博闻强记不仅是对学生的要求,也是对自己的鞭策。孔子一生主要从事教学,他深刻地理解“教”与“学”的关系,他对教和学的态度是:自己努力学习永不满足,认真教诲永不疲倦。永不满足以谦虚勤奋为前提,永不疲倦以不怕劳苦为动力。孔子从不敢以“圣人”自居,然而他认为做到好学勤教并不困难。“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正反映了这位“万世师表”的精神风貌。
    孔子诲人不倦主要表现在四方面:一是敬业爱生,坚信“后生可畏”,对学生以诚相待,不嫌学生短处。二是教书育人更重育人。平日,与学生平等相处,与学生讨论最多的是如何做仁人、君子。三是教学相长。孔子从不讲师道尊严,相信“三人行必有我师”,承认自己说的做的并不总是对的。四是以身作则。孔子强调“身正”是“正人”的前提和导向,重视“身教”的作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入学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滚动|柠檬大学 ( 京ICP备13050917号-2 )

GMT+8, 2025-8-28 07:25 , Processed in 0.033285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