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入学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60|回复: 0

《论语》中英文版 第六章 雍也篇(26)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3-5-5 20:15: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论语》中英文版
第六章 雍也篇(26)
宰我問曰:“仁者,雖告之曰:‘井有仁焉。’其從之也?”子曰:“何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Zai Wo asked, saying, "A benevolent man, though it be told him, 'There is a man in the well' will go in after him, I suppose."
Confucius said, "Why should he do so? A superior man may be made to go to the well, but he cannot be made to go down into it. He may be imposed upon, but he cannot be fooled."
【原文】
宰我问曰①:“仁者②,虽告之曰③,‘井有仁焉④’,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⑤,不可陷也⑥;可欺也,不可罔也⑦。”
                  
【今译】
宰我问道:“对于有仁德的人,假使告诉他:‘有一位仁人掉到井里去啦!’他会跟着跳下去吗?”孔子说:“为什么要他那样做呢?君子可以去井边看一看,设法救人,不可以陷害他而跳井;君子可能被欺骗,却不可愚弄他。”
【注释】
①宰我:即宰予。
②仁者:有仁德的人。
③虽:连词,表示一种假定语气,假使,即使,就是。
④仁:指仁人。
⑤逝:去,往。
⑥陷:坑害。
⑦罔:愚弄。
【评点】
    宰我对施行仁德有怀疑,因此设了一个难题来问孔子。问题提醒我们,要做好人,但不要做愚人。现实中,确实有许多因为心地善良而不分真假是非的,有利用人的好心肠而进行欺骗的。这一点,应该引起好心肠的人们高度警惕。
    当然,无论怎样聪明,完全不上当受骗的人几乎是没有的。但是,被欺骗的原因应该是合乎情理的,这样的事人人都有可能遭遇。如果被不合理的事愚弄,那就是真正的蠢人了。而克服这一点办法,仍然是孔子所说的“学”。要通过学习,要提高辩别是非真假的能力,变得聪明起来。一个聪明的好人,才是真正的好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入学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滚动|柠檬大学 ( 京ICP备13050917号-2 )

GMT+8, 2025-8-28 02:21 , Processed in 0.037159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