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入学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11|回复: 0

《论语》中英文版 第十一章 先进篇(12)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3-5-2 11:58: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论语》中英文版
第十一章 先进篇(12)
季路問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問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Ji Lu asked about serving the spirits of the dead.
The Master said, "While you are not able to serve men, how can you serve their spirits?"
Ji Lu added, "I venture to ask about death?" He was answered, "While you do not know life, how can you know about death?"
【原文】
季路问事鬼神①,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②?”曰:“敢问死③?”曰:“未知生,焉知死?”
                  
【今译】
子路询问怎样服事鬼神。孔子道:“还没能事奉好活人,怎么能事奉鬼神?”子路又道:“请问死是怎么回事?”孔子说:“活的道理还没有弄明白,怎么能够懂得死?”
【注释】
①季路:即仲由,字子路,亦字季路。
②焉:怎么,疑问副词。
③敢:表示尊敬对方的谦词。古代地位低下者向尊贵者进言,多用之。
【评点】
   孔子的人生哲学是现实主义的,他要求门弟子对现实的人生世相采取实用理性的态度。在迷信风气弥漫每个角落的春秋时期,有几个人敢“敬鬼神而远之”?孔子自称为殷商的苗裔,却尊尚周代的文明,即开始摆脱原始命运和鬼神的桎梏,走上诗歌礼乐文化的道路。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科学技术不发达的条件下,谁能说清楚神秘难测的鬼神问题?孔子提出“先事人”、“先知生”的观点,是强调“事人”、“知生”的首要地位。儒家只重视今生今世,教育人如何做人,如何成为高尚的君子。对于死,则表现为大大方方处之坦然,认为只有立足于人生,才能参悟死亡的真谛。由此可见,孔子对于鬼神的存在上,是采取一种两可的态度,不议论鬼神,却又不否定鬼神的存在。
    这种“敬鬼神而远之”的态度,不理会神界存在的真实性而突出宗教的道德和心理功能(“祭如在,祭神如神在”),把神道归属于人道,这是一种非常理智和通达宽容的态度,即不会流于狂热,又不会陷于武断,表现出难得的人文主义精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入学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滚动|柠檬大学 ( 京ICP备13050917号-2 )

GMT+8, 2025-8-28 04:49 , Processed in 0.034537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