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入学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50|回复: 0

《论语》中英文版 第十二章 颜渊篇(1)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3-5-2 11:48: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论语》中英文版
第十二章 颜渊篇(1)
《论语》第十二章 颜渊篇
颜渊篇第十二(共二十四节)
第十二章 颜渊篇(1)
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Yan Yuan asked about perfect virtue.
The Master said, "To subdue one's self and return to propriety, is perfect virtue. If a man can for one day subdue himself and return to propriety, all under heaven will ascribe perfect virtue to him. Is the practice of perfect virtue from a man himself, or is it from others?"
Yan Yuan said, "I beg to ask the steps of that process."
The Master replied, "Look not at what is contrary to propriety; listen not to what is contrary to propriety; speak not what is contrary to propriety; make no movement which is contrary to propriety."
Yan Yuan then said, "Though I am deficient in intelligence and vigor, I will make it my business to practice this lesson."
【原文】
颜渊问仁,子曰:“克已复礼为仁①。一日②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已③,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④。”子曰:“非礼忽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⑤虽不敏,请⑥事斯语矣。”
                  
【今译】
颜渊问什么是仁。孔子说:“仁就是克制自己,让言语行动合乎礼制。一旦克服了自己的私欲,使自己言行符合礼制,天下人便会称赞你有仁德。实行仁德要靠自己,难道能靠别人吗?”
颜渊问:“请问具体要怎么做?”孔子说:“不合礼的事不看,不合礼的话不听,不合礼的话不说,不合理的事不做。”颜渊说:“颜回我虽然笨,也要照着您这几句话去做。”
【注释】
①克已复礼:克制自己的私欲和需求,使言行都符合礼。克:克制,约束。复:返回,引申为符合,实践。《左传•昭公十二年》:“仲尼曰:‘古也有志:克已复礼,仁也。’”可见,孔子以前就有这个成语。
②一日:一旦,要是有一日。
③归:称赞由已:全靠自己。
④请问其目:请教具体实行的条目规定。目:具体细目。
⑤回:颜渊的名字。不敏:不聪明,愚笨。
⑥请:让。事:做。斯语:这些话。
【评点】
    “克己复礼”是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孔子对没落的“周礼”这个奴隶制的等级制度采取维护态度,并且坚决反对“僭越”行为,这是孔子政治思想中的保守一面,必须认真分析和批判。然而他对“周礼”,对现实,亦非完全满意。倒如“周礼”规定“学在官府”,“国之贵游子弟与焉”。可是孔子打破了这种局面,自己创办私学,实行“有教无类”的方针,这对于向民间传播文化,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因为他对“周礼”亦有不满之处,故采取“损益”态度。孔子对“周礼”的“损益”正是他的政治思想的二重性、矛盾性的表现。孔子对“周礼”的“损益”,正表现了他积极向前的社会改革思想。
    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礼”的运行机制,有其内在不可低估的二重性,表面上提倡群体和谐,实际是强调群体等级尊上精神。孔子在这章中说的四个“勿”,明确而具体地把“礼”作为社会一切行为的正宗标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是等级制社会最高的“礼”,由此,“礼”也就顺理成章地充当了论证不平等社会人身依附关系的理论根据和政治工具。这就是中国封建社会长期不能废除人身依附关系,使个体人格不能真正独立、使自由、民主意识不能积极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入学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滚动|柠檬大学 ( 京ICP备13050917号-2 )

GMT+8, 2025-8-28 16:08 , Processed in 0.034702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