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入学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21|回复: 0

《论语》中英文版 第十四章 宪问篇(28)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3-5-2 11:30: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论语》中英文版
第十四章 宪问篇(28)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無能焉: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子貢曰:“夫子自道也。”
The Master said, "The way of the superior man is threefold, but I am not equal to it. Virtuous, he is free from anxieties; wise, he is free from perplexities; bold, he is free from fear."
Zi Gong said, "Master, that is what you yourself say."
【原文】
子曰:“君子道者三①,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②。”
                  
【今译】
孔子说:“君子有三项道德标准,我都没能做到:有仁德的人不忧愁,有智慧的人不疑惑,勇敢的人不惧怕。”子贡说:“这正是老师您的自我写照。”
【注释】
①道:道德,正道。
②自道:自白,自我表述。
【评点】
    本章是说,君子必须具备仁、智、勇三项品质。君子有丰富的知识,相当的智慧,同时又不忧不惧。有一次司马牛问,“不忧不惧”算是君子吗?孔子答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意谓:君子经常自我反省,觉得无心无愧于仁心,对得起良心,所以无所忧无所惧。显然君子一般是通谙事理的,明是非,晓大义;君子一般都树立远大志向,有坚定信念,坚强意志,因此无忧无惧。
    孔子说“仁者不忧”。这里突出“不忧”是“仁”的素质主要特征。然而,仁者真的没有可忧患的事吗?如果有,其关怀对象是什么?孔子说过:“君子忧道”;“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可见,君子也有忧,不过,君子不为一已之私而忧,孔子吃不饱、穿不暖、居陋室又常陷于困顿,都不忧,相反,“乐在其中矣”。君子所忧者,忧道之不行,忧君与民,忧已之德。可见,君子是有所不忧、有所忧,关键在于君子的仁德。郭沫若先生指出;“仁的含义是克已而为人的一种利他行为,‘仁道’实在是为大众的行为”,“它要人们除掉一切自私自利的心机,而养成为大众献身的牺牲精神。”郭沫若的这个说法是符合孔子本义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入学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滚动|柠檬大学 ( 京ICP备13050917号-2 )

GMT+8, 2025-8-28 20:40 , Processed in 0.040703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