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入学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53|回复: 0

《论语》中英文版 第十五章 卫灵公篇(5)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3-5-2 11:14: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论语》中英文版
第十五章 卫灵公篇(5)
子曰:“無為而治者,其舜也與?夫何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The Master said, "May not Shun be instanced as having governed efficiently without exertion? What did he do? He did nothing but gravely and reverently occupy his royal seat."
【原文】
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①!夫何为哉②?恭已正南面而已矣③。”
                  
【今译】
孔子说:“无所作为而使天下大治的人大概是舜吧!他做了些什么呢?他只是谨慎地整肃自己、端坐王位罢了。”
【注释】
①无为而治:“无为”,无所作为。据传,舜当政时,一切沿袭尧的旧法来治国,似乎没有什么改变和作为,而使天下太平。后泛指以德化民,无事于政刑。
②夫(fú):第三人称代词,他。
③恭已:自己恭敬郑重,这是舜敬德的表现。南面:古代以坐北朝南的方位为尊贵,天子、诸候、卿大夫在作为最高行政长官出现时,总是背北、面南而坐。
【评点】
    孔子在先秦诸子百家中,第一个在字面上提出“无为而治”的概念。舜的“无为而治”是孔子的理想政治。舜所以能无所作为而使天下大治,主要原因是由于舜的品德高尚,严格要求自己(恭已),为政以德,任用贤者,人民受其感化,自然用不着自己多做什么了。
    道家无为的目的是为了“无不为”,“无不为”恰恰是最大的有为。《老子》讲的“无为”不是无所事事、消极懒惰,更不是装呆,而是试图通过无为达到天下大治。《老子》以“无为”思想要求统治者不要放纵自己的贪欲而压榨人民、役使人民;提醒社会成员之间也不能因自己的贪欲而你争我夺、损人利己,这样社会才能清净安宁。
    本章孔子称赞大舜“无为而治”,《老子》书中有“爱民治国”的思想(见《道德经•十章》),可见,儒道两家从诞生之日起,就是互含的。我们常说“儒家精神”、“道家精神”,是对两家各自主要的独特性而言,是一种理论上的抽象概括,若说到具体的儒家学派,都多少带有道家精神;具体的道家学派,都多少带有儒家精神,政治家思想家兼崇孔老更是司空见惯的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入学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滚动|柠檬大学 ( 京ICP备13050917号-2 )

GMT+8, 2025-8-29 04:49 , Processed in 0.033460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