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英文版
第十七章 阳货篇(19)
子曰:“予欲無言。”子貢曰:“子如不言,則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The Master said, "I would prefer not speaking." Zi Gong said, "If you, Master, do not speak, what shall we, your disciples, have to record?" The Master said, "Does Heaven speak? The four seasons pursue their courses, and all things are continually being produced, but does Heaven say anything?"
【原文】
子曰:“予欲无言。”子贡问:“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①?四时行焉②,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今译】
孔子说:“我想不说话了。”子贡说:“您如果不说话,那么我们弟子们传述什么呢?”孔子说:“天说了什么呢?四季还是照样运行,百物还是照样生长,天说了什么呢?”
【注释】
①天:上天,实指宇宙和自然界。
②四时:指春、夏、秋、冬四季。
【评点】
本章孔子用含蓄的语言,教育学生学习主要靠主观努力,靠自己领悟,靠独立观察思考。现代教育有一句话:“教是为了不教。”这个“不教”之时,正是学生真正具有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之日。孔子用“天何言哉?”这句话启发子贡,子贡应该领会老师的用意吧。
孔子为了说明学习主要靠主观努力时,运用了类比法。“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这一类比内容,反映了孔子天命论。孔子认为,天虽然不言不语,无声无息,却不但主宰着人间的生死祸福,而且操纵着自然界四时的变化和万物的生灭,所以孔子心目中的天,虽然已不是殷周以来人格神的天,但还保留了天命的主宰性和必然性,保留着天具有最高意志能主宰一切的权威。这是孔子天命论的一种表现。 |